一周知识产权汇总(9月3日-9月7日)【万事惠平台】
2020-09-02 17:04:56
一.擅将“微信”二字注册商标或将侵权
近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就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起诉安徽微信保健品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上诉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微信保健品公司构成对腾讯公司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及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驳回微信保健品公司上诉,维持了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一审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判决首次以司法判决形式认定“微信”为驰名商标,明确应跨类保护,这意味着腾讯公司的“微信”字样及图形享有跨类别保护,其他人不得擅自将“微信”二字注册为商标。
二.小米注册“小米XIAOMI”遭到驳回
“小米XIAOMI”商标由小米公司于2016年5月9日提出注册申请,指定使用在游戏器具、玩具、锻炼身体器械、体育活动器械等第28类商品上。
商标局于2017年3月13日作出驳回决定,认为诉争商标申请注册使用在复审商品上,与第5494366号“小米米”商标及第10438255号“小米生活”商标构成使用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据此决定驳回诉争商标在复审商品的注册申请。
小米公司不服商标局所作决定,随后向商评委提出复审申请。被驳回后继而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均被驳回。
三.子弹短息还能飞多远?
子弹短信,是由北京快如科技研发、锤子科技投资的一款即时通讯APP,其最大的亮点是高效沟通。然而在知识产权布局上,子弹短信似乎不太给力。首先,竟然查不到子弹短信拥有的任何专利。也许,北京快如科技是今年5月份才成立的,或许还没来得及申请专利?或者已经提交申请了,但是查询不到?其次,子弹短信的名字和另一个平台高度重合!子弹短信英文翻译为:“Bullet Message”或 “Bullet Messenger”,更为直观的表达是:弹幕,与bilibili弹幕网高度重合!
因为名字相似的缘故,两者都向商标局提交了关于“Bullet Message”商标申请。从商标局官网上查询得知,B站所在的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10月30号申请了“BulletMessage”,涵盖第9、16、25、28、35、38、41、42类,但这些商标很多都被商标局驳回复审,只有第35、16、25类进入初审公告阶段。但值得关注的是,B站申请的9、38、42类均被驳回复审,而快如科技也申请了这3个类别的商标,所以,“BulletMessage”的9、38、42类商标能否申请下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虽然现在子弹短信来势汹汹,但上市之前了并未做好相关的知识产权布局,这极有可能成为子弹短信发展壮大的潜在威胁。
四.华为诉三星侵权,索赔1500万
原告华为终端公司诉称,其于2010年4月28日申请了名称为“一种在界面中添加图标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发明专利,并于2014年12月31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现处于有效期内。
华为终端公司认为Galaxy S6、Galaxy Note5、Galaxy S6 edge、Galaxy S6 edge+、Galaxy A8五款无线终端设备采用的相关技术落入了原告华为终端公司上述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而被告惠州三星公司制造、使用、销售了上述无线终端设备,被告三星中国公司在中国三星电子官网展示了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并提供购买链接和渠道,侵犯了原告华为终端公司的专利权。华为终端公司诉请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专利权的行为,并连带赔偿经济损失1500万元。
据悉,由于案情复杂,证据事实较多,法庭将另定时间再次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