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是制造强国的基础
2021-01-22 15:31:54
党中央一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部署2019年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时,要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这实际上突出了知识产权保护在建设制造大国中的根本作用,并再次突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制造业的分工正在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制造业向中国的转型和转型升级的加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产权是重要支撑。只有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者利益,才能突破核心技术,增加优质技术供给,为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什么是制造力?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学术界普遍认为,一个制造大国应该具备五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拥有一定数量的国际知名企业,可以通过全球权威机构选择的各种名单进行量化;二是要有核心技术,掌握前沿技术;第三,既提高效率,又保证质量和安全;第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第五,具有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能力和由此形成的竞争力。综合判断,第五条最关键,因为如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就会受到约束,核心技术难以自主,企业就无法形成竞争力,就难以与国际先进企业竞争,效率提升、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建设一个制造大国,会变成一座没有根基的城堡。
基于这个逻辑,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大牌企业在这方面不遗余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跨国企业在开发市场的时候,通常都是“马不停蹄,专利先行”。首先,要在目标市场国家布局专利,利用密集的专利网络圈出一个合法的垄断领域。而不进行专利布局的企业,则会陷入他们布设的专利雷区,被围攻。举个例子。20年前,意大利知名巧克力品牌Ferriero来到中国。它在中国市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类别,甚至心形透明盒子、金纸包装等设计也申请了专利保护。当时当地巧克力公司很少这么做。结果,费瑞罗在中国市场完成专利布局后,从2000年起,当地企业除非向费瑞罗支付知识产权费,否则不能再使用心形透明包装盒或销售金纸包装的巧克力。
【/h/】中国企业由于产权意识差、专利布局不到位等原因,在国内市场上往往陷入跨国企业的专利网络,在国际市场上更是难上加难,有时甚至尴尬。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最常见的问题是地区差异导致的侵权风险、海外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和操作风险、展禁风险、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累积创新知识产权风险、标准专利风险和国外非司法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遇到的专利诉讼和“337调查”日益增多。华为、中兴等一些企业在海外遭遇了很多专利诉讼,教训是惨痛的。
市场发展的实践提醒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不仅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逻辑体现,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目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交叉。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关键作用,推动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文章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 = 1620695315206476606 & wfr = spider & for = PC
上一篇:智客:两种商标注册被驳回的情况分析
下一篇:浅谈商标驳回复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