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引领 品牌延安 心仪圣地
2021-02-07 14:58:02
延安市、县级工商部门向示范企业颁发了许可证。
延安商标品牌建设现场推介会在延川文安一镇举行。
商标凝聚了被标记商品和服务以及商品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声誉。商标是商品和服务信誉以及相关企业信誉的最好标志。更重要的是,商标品牌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是经济转型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近年来,延安以品牌战略的实施带动企业自主创新,以品牌经济的发展带动旧区经济转型。在地理标志保护、驰名商标创造、商标无形资产应用、品牌经济发展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商标品牌建设促进了延安经济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8月底,延安市共申请注册商标4785件,其中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7件,居全省各区市首位;中国驰名商标认定8件,陕西省著名商标认定136件,居全省第三位。为了总结表彰先进,激发斗志,进一步调动全市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9月30日,延安市政府授予包括延安果树试验场在内的5家单位“延安市商标领先品牌建设组织贡献奖”荣誉称号,授予陕西梁家河枣酒工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延安市商标领先品牌建设贡献奖”荣誉称号,并授予瞿春民等5名同志“延安市商标领先品牌建设个人”
传播商标“种子”,培育品牌“森林”为了搞好延安苹果品牌建设,发展壮大苹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打赢扶贫攻坚战,延安有关领导于今年5月、7月、8月赴北京。积极争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延安苹果”和“梁家河苹果”两个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洛川苹果”活动,同时,延安市政府已连续三次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文支持,最终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开辟绿色通道并给予最大支持的承诺。目前,“延安苹果”已进入公告阶段,“梁家河苹果”已消除注册障碍。9月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关于保护洛川苹果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通知》正式发布。
为加快延安自主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商标促进经济转型,服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准确使用商标扶贫,提高商标注册、申请、保护和管理能力,9月13日, 中共延安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商标服务和监督工作的意见》,现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各县区实施。 此举将为延安的商标品牌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信心和开拓精神。同时,今年6月底,在各方的努力和协调下,“延安小米”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作为参展的37个地理标志代表之一,被邀请成功参加由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举办的2017年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展,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今年3月以来,延安市紧紧抓住企业年度报告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密切关注辖区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动态,创新方式方法,主动出击,不停歇,通过在乡镇、厂矿、风景名胜等地区深入实地调研,积极探索一批商标培育课题,集中力量指导一批商标注册申请。同时,各县区也采取措施,为商标培育注入新的活力。
子长县成功举办了子长县首届注册商标展,展出29件注册商标,成交额30多万元,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品牌意识;延长县将商标培育工作与县委、县政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全县150多个行政村按照培育一个商标的思路在一个村形成品牌,并在各级实施;黄龙县召开商标发展座谈会,培训全县重点企业如何培育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商标,下发《黄龙县商标发展实施意见》,每年拨付10万元用于商标培育、培训、包装。在省市奖励的基础上,对本县知名商标、著名商标、标志性境外注册商标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黄陵县在电投、龙方等工商局举办了三次企业商标注册和“一村一品”品牌发展培训班,培训学员293人。
在推进商标“扩产、提质、提效、维权”的过程中,为实现“县、县拥有驰名商标或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目标,延安市政府印发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至2020年注册商标申请工作的通知》,将2017年至2020年全市注册商标申请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有效推进
延安市以增加全市商标申请总量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注册、使用、保护和管理商标的能力,增强了全市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品牌意识,营造了注册及时、使用规范、保护优惠、服务到位的商标发展环境,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品牌。截至2017年9月20日,全市各县区共申请商标1691件,其中:宝塔区419件,安塞区38件,吴起县38件,志丹县65件,子长县65件,延川县272件,延昌县85件,甘泉县180件,富县85件,宜川县、黄龙县138件
延安各区县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培育本地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引导注册申请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的指导,提高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的商标保护意识,利用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开展精准扶贫, 推动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地方特色产业效率、增加贫困县区农民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延长县和志丹县各一次申报5个地理标志商标;黄陵县被批准注册两个地理标志认证商标,“黄陵油饼”和“黄陵翡翠梨”;宝塔分局积极协调甘谷驿镇政府劝说甘谷驿普通商标申请人主动撤销商标申请,积极排除申请注册“甘谷驿红薯”地理标志认证商标的障碍。安塞区、富县、志丹县、洛川县、黄龙县也分别申请了地理标志商标。促进商标快速发展的多种措施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中,延安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组织保障到位。根据《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商标战略的意见》,延安市及时成立了实施商标品牌战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本辖区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情况;同时,延安真正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及时解决争创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遇到的难题,加大对企业申报商标的支持力度,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充分保障商标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当前工商市场监管体系分级管理、机构整合的新形势下,县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充实了商标监管人员,将“业务过硬、能力强、服务优”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商标监管一线,集中力量做好规划指导、注册服务、政策咨询、打击侵权等工作,切实担负起推进商标战略的直接责任。
第二,舆论宣传到位。在商标品牌建设中,延安市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推动建立由行政部门牵头、新闻媒体支持、公众广泛参与的商标宣传体系,大力宣传成功创品牌企业、商标侵权案件等典型案例,增强全民商标意识,使品牌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品牌发展推广创造良好环境;在普及商标法律知识方面,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定期组织《商标法》讲座、上门送法、宣传法律等。,提高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市场主体的商标权意识,增强了他们运用品牌战略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各区县以组织一些大型活动为平台,营造推动商标发展的声势,举办全市(县、区)商标品牌推广大会,组织品牌发展高层论坛,每年开展“4月26日知识产权日”集中宣传活动。
第三,商标监管到位。延安市有关单位切实增强商标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商标保护水平和执法能力,以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为核心,开展商标保护和商标印制企业检查等专项活动,保护商标所有者权益。与此同时,延安加大了打击假冒商标和侵权行为的力度,责成商标所有人采取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和保护措施,有效制止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最后,通过商标保护,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为企业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保护,激发企业利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依靠创新寻找新动力,重新创造新优势。转型的关键是创新,创新就是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和智慧。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区分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功能,而且在标志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声誉和广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延安努力发挥商标的主导作用,推动品牌融合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推动各行业蓬勃发展。
据悉,10月12日,在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以下简称“苹果博览会”)期间,延安将举办延安全国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展评会(延安市商标领先品牌建设年会暨“延安苹果”新闻发布会)。大会将举行仪式,表彰全市和延安市商标领先品牌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为商标领先品牌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大会还将颁发“延安苹果”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证书,颁发“延安苹果”品牌建设相关情况”,宣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在全国范围内保护“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专有权的通知》,颁发“延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商标市场价值排名”,展示和评价延安50种知名农产品。推动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向农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