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企业专利申请排行榜新鲜出炉 中国企业拼专利赢市场
2021-02-07 15:01:46
右上图为中兴Pre5G基站。经济日报记者达照片
右下图,格力电器不断创新,机器人被引入生产车间进行操作。经济日报记者杜芳照片
前几天公布了2016年企业专利申请名单。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国内企业中,经常光顾的有华为、中石化、中兴、BOE等,还有乐视、小米等。新业务互联网公司;不仅有格力电器、国家电网等资深产业集团,还有欧泊、努比亚等尖端产业。你觉得这个单子怎么样?知识产权将如何帮助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经济日报》记者深入采访。
创新能力提高
在专利申请方面,企业申请显著。“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在所有专利申请中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企业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中的比例达到60%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龚亚林说。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研究所教授山小光表示,这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企业创新越来越活跃,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专利创造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作为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主体的地位持续稳定。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中的比例将会更高。企业的积极创新必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我国的经济转型。
统计国内企业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列表,华为、乐视、中兴、澳普、小米等。都是互联网通信相关企业,占据前十名六席,中国在这个行业的强大创新能力引人注目。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知识产权协会会长朱学忠表示,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频繁,技术领军人物需要用专利巩固领先地位。因此,互联网通信企业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企业,拥有大量专利,从而在互联网通信行业形成强势态势。
互联网通信企业的快速增长令人欣慰,但也令人担忧。一些行业企业已经好几年没有上榜了。山小光说,中国的创新主体布局结构单一,特别是在医疗、先进制造、交通运输等领域。虽然也有顶尖的科技创新,但总体来说,企业的创新活动不高,某些领域的专利布局与国外仍有差距。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很难在一夜之间迅速改变这种状况。“虽然互联网传播技术起步较晚,但一旦投入使用,技术成果更容易展示。相比之下,汽车制造、医疗等行业的技术创新周期更长。虽然这些行业没有列入名单,但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中国企业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有长远眼光。”山小光说。
缺乏高质量的专利
从数量上来说,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是可观的,但从专利质量上来说,空的数量还是很大的。在很多企业,专利维护时间不长。
专利的维护时间一般由其在市场上的价值决定。为什么有些专利很快失去市场价值?朱学忠说,有些专利维持了很短的时间,是因为专利权人对专利的市场价值不抱希望,或者只是为了拿到专利证书而放弃了专利。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成果”和“盲目援助”的专利中。
在专利申请中,企业不仅要注重数量的提高,还要追求高质量的核心专利。中兴通讯是追求高质量专利的受益者。“我们凭借‘一种随机化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干扰的方法’获得了2015年中国专利金奖,该方法解决了密集分布天线后保持抗干扰的问题。”中兴通讯首席知识产权官沈楠表示,中兴通讯利用该技术提出了Pre5G的概念,并与日本软银、德国电信T-Mobile、西班牙Telefonica等多家运营商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商用5G的实际应用。
光有专利是不够的,还要让专利市场化,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商标和品牌的创造。“华为之前的技术水平并不比国外企业差,但是价格一直因为品牌弱而无法上去。随着华为的品牌认可度越来越高,其专利也逐渐被市场认可。”山小光说。
学会处理绊脚石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中国企业逐渐加快了‘走出去’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山小光说。然而,许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一旦出国,国外同行就会用专利限制他们。中兴、华为等公司要想在国外立足,没有专利很难做到保驾护航。”朱学忠说。
专利诉讼一直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绊脚石。面对高额的专利保护费和复杂的专利诉讼程序,许多企业放慢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随着专利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开始拿起专利武器捍卫自己的利益,开拓国际市场。
“我们在美国遇到了140多起知识产权诉讼,是中国公司在美国提起专利诉讼最多的公司。”中兴通讯知识产权部副主任胡艺表示,中兴通讯已经成功回应了IDCC、第三方物流等美国知识产权运营商发起的七起“337”调查。
中兴通讯在国内企业接受和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四。截至2016年6月,中兴通讯拥有全球专利资产6.8万余项,授权专利2.5万余项。
像中兴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强化了知识产权管理理念,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经济日报记者达)
[案例]
“BOE速度”用完
有1,173,2,183,2,761,3,569件。从2013年到2016年,“老脸”BOE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其显著的专利优势连续四年跻身“十强”。
不仅如此,BOE在新发布的美国商业专利数据中上演了一场“反击”:去年,中国大陆仅有两家企业跻身2016年美国专利许可前50强,其中BOE排名第40位,成为前50名中专利许可增长率最高的企业。
这个“BOE速度”是怎么“用完”的?据报道,BOE在R&D的技术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销售额的6%至8%。即使该公司在2008年至2011年间连年亏损,BOE每年仍将花费超过10亿元支持R&D创新。BOE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告诉记者:“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生命,是国家的重型武器。市场换不了核心技术,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
当然,光有核心技术是不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新形势下,BOE加大了对R&D和知识产权的投资。BOE以专利管理体系、能力提升平台和外部资源平台为支撑,以专利战略为先导,形成了以专利开发、专利风险管控和专利运营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综合专利管理体系。
目前,BOE已经形成了人员梯队和结构相对完整的专利管理团队,建立了贯穿项目立项、R&D、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有效降低了知识产权风险。“BOE的知识产权已经从防御发展到攻防兼备,并逐渐从战略支持走向战略领导。”BOE副总裁兼知识产权和技术管理中心主任李新国说。(经济日报记者申会)
(原标题:2016年企业专利申请排行榜新鲜出炉 中国企业拼专利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