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版权保护新模式 将登记4000件作品版权
2021-02-07 15:02:59
“身在成都,和成都人交流让人感觉很舒服,灵感来得很快,很容易有好听的旋律。”至于民谣《成都》一夜之间成为“民族大爆炸”的原因,创作者赵雷特并没有提及成都带来的积极影响。在他看来,源源不断的创意生成才是成都的魅力所在。
其实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文化创意中心,其创意已经呈现出“井喷”的趋势。11月25日,以“创意成都,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创意、创新、创业”为导向的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将拉开帷幕,成为一年一度集中展示众多“成都创意”的盛会。2016金熊猫创意设计奖、2016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2016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双百”文化旅游创意活动、成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电竞大赛等创意周活动,将“成都创意”含金量提升到新的高度。
【/h/】2014年以来,成都举办了三届创意设计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金熊猫创意设计奖和成都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的4000多件参赛作品都将在成都国际版权交流中心举行,这将在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强化西部文化创意中心,并已率先进行版权保护和创意成果转化。此举不仅为许多现有理念保驾护航,还催生了更多新的创意设计杰作,促进了成都版权产业的持续发展,帮助成都成为强大的西方文化创意中心。
创意落地版权促进产品衍生创业
[/h/】[/S2/】[/S2/】关于今年创意设计周的定位,“创意、创新、创业”,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李一宁曾以“创意带动创新、创新带动创业”为主题做了系列衔接。
可以说,创造力和创新都可以通过创业来推动经济。这一点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尤为明显。
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都市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及相关产业整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中设定了目标。到2020年,成都将初步建成西部民族历史文化创新交流中心、西部国际市场和跨国合作文化贸易中心、西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创意设计中心。
成都国际版权交流中心发展部主任杨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告诉《国家商报》,“没有版权就没有创新”,这在文化和创意产业中尤为突出。“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很多自己创业的小企业,正是因为有了新奇的想法,才能生存下来。一旦这个想法被窃取,对他们的打击应该是致命的。”
同时,版权登记可以通过版权衍生品的孵化,进一步拓宽文化创意产业的边界。记者从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了解到,版权登记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行业版权作品的跨学科、线下交易,还可以通过再创作将文化瑰宝转化为文化遗产的文化产品,使其具有新的商业价值。这对成都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很有价值。
版权保护帮助成都成为强大的文化创意产业
成都作为中国第一个版权示范城市,一直在版权保护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h/】早在2011年,成都版权产业增加值898.03亿元,占全市GDP的12.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5个百分点。这样的数据已经高于上海、江苏等东部城市和省份。
近年来,成都的版权相关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商报记者从成都国际版权交流中心了解到,自今年全省实行免费版权注册以来,从1月到10月,成都国际版权交流中心已完成版权注册作品2.5万余件。从1月份的100多件到现在,平均每月注册数量稳定在3000件左右,版权交易中心的版权注册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杨娇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版权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法规的深入宣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自发申报版权注册,成都的版权产业生态发展的非常好。”
这一成就与成都构建版权服务生态系统的努力密不可分。成都已在全市首批设立29个版权服务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分散在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院校和小型微文化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器,为企业和个人进行版权登记和保护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h/】不仅有这样的点对点服务,成都国际版权交流中心还经常受邀到各大展会提供现场版权服务。今年,他们可以在成都创新创业博览会和家具博览会上看到。据杨娇介绍,在每次展览中,他们平均可以收到200到300件作品进行现场登记。与实现版权登记相比,他们做了更多的咨询、答疑和宣传工作。
【/h/】为进一步鼓励版权产业发展,成都市还颁布了《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评选管理办法》和《成都市优秀版权作品和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工作站)奖励管理办法》。从2016年起,成都市每年评选5-10个版权示范单位,对获得优秀版权作品称号的单幅作品给予最高8万元的奖励。从点及面来看,成都的版权保护政策也会对创意的进一步落实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成都焕发创意的光彩。
推荐专题阅读商标注册
商标转让专题
商标注册专题
商标法律法规
商标类别
商标产品
著名标志
天猫入驻
商标查询
上一篇:苹果申请玻璃外壳专利
下一篇:广东省今年前9月全省商标有效注册量近200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