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知识产权犯罪近期呈现产业化趋势 后果日趋严重
2021-02-07 15:03:23
“从犯罪来看,侵犯知识产权罪主要涉及商标侵权犯罪。”韩晓峰表示,根据2015年的数据,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商标侵权嫌疑人4200余人,起诉7300余人,分别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总数的95.9%和92.1%。除了侵犯商标权的知识产权犯罪外,其余都是相对较多的侵犯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的犯罪。
韩晓峰表示,就地域分布而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往往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2015年,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被捕总人数占全国的72.4%。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产业化、网络化、跨区域趋势明显。”韩晓峰指出,随着通信、交通、物流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犯罪组织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一定规模的产业网络,往往涉及多个地区。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新的刑事案件不断涌现,给执法和司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韩晓峰表示,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后果越来越严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无国界化,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不仅迅速增加,而且给权利人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据报道,2014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三年公布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的十个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作用、服务创新的示范作用、依法惩治犯罪的警示作用,突出检察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职能和水平韩小凤说。
(原标题:最高检:知识产权犯罪近期呈现产业化趋势 后果日趋严重)
上一篇:商标注册: "汾湖电梯"获批集体商标
下一篇:小米成美国专利市场大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