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顶层设计 打造高职创新创业特色创业
2021-02-07 15:06:06
原标题:加强顶层设计打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特色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27日06版)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湖南省株洲市政府主办的地方高职院校,是教育部评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优秀院校,是湖南省首批优秀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坚持“连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入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牢牢把握“立足汽车产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发展方向,全面对接并深入融入汽车产业链,努力打造以汽车专业为主体、电子信息专业和经贸专业为两翼的专业格局。
学校与上海通用、博世、保时捷、BAIC、宝马、上海大众、长安福特、东风汽车、沃尔沃等中外知名汽车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和订单培训。,共同培养汽车产业链中的高素质技术和工艺人才。学校占地700多亩,在校学生1万多人,教职工6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职称占40%,其中2名二级教授,2名全国职业教育名师。建立了300多名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学校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2016年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候选项目单位。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先进单位”、“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湖南省就业创业优秀工程督导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主要抓手,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株洲市SYB工程培训基地”和“株洲市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结合了专业群体的特点。先后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汽车集团、湖南佩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淘宝菜鸟站、湖南白洁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粤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亿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合作,共建“汽车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汽车网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智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充分发挥孵化基地的教育培训功能,激发大学生创业潜力,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团队建设、场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2013-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共开展孵化项目48个,成功注册企业5家,孵化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50多个。 主要做法是:
第一,加强组织保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几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专题会议,解决了硬件建设、制度建设、资金筹集、团队建设、孵化项目引进等突出问题。株洲职业教育城就业创业中心为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委员会”,配备专职主任1名,专职干事7名,兼职人员40名。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实施基地建设,为孵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其次,探索职业教育与创业孵化一体化模式,成立以二级学院院长为首的五个工作组,实施“创业导师制”。从校友中聘请郑明博、王婷、欧阳和平、尹等8名成功创业者帮助创业学生,并选派8名具有“创业导师”专业资格的优秀青年教师和20名专业骨干教师为孵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出台了《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组织与职责》、《创新创业协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就业指导中心、二级学院、校团委、后勤服务中心的职责,有助于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出台了基地、创新创业资金、指导服务、项目成果转化等相关配套措施。
第三,巩固金融支持。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投入。2013年至2015年共投资200多万元用于基地设施设备建设和水电租金费用;2016年预算投入60万元;自2014年以来,已获得市人社局、教育局等政府部门4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第四,完善网站建设。学校拥有“汽车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汽车网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5个创业孵化基地,总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其中集中面积1100平方米)。团队工作室7间,会议室2间,洽谈室5间,展厅5间;基地共设5个宣传栏和1个网站,设立团队简介、导师简介、项目成果推广、政策宣传等栏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基地有26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均免费提供不少于一年的办公服务保障。
第五,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新开设了32学时的创业基础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人员由副校长、部门主任、专业教师和负责就业的就业专家组成。同时,学校是株洲市SYB项目的培训基地,每个大三学生都参加SYB项目的培训并获得证书。
第六,丰富教育活动。一是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成功企业家来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和创业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二是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建设。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党团活动、班会活动、社团等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暑期“三农”活动、“我要当老板”演讲比赛、创业沙盘主题班会、汽车文化节、法律天堂、企业实践培训、宝马日品牌宣传观察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思维的主动性。让兴趣、目的相同的学生突破空的时间限制,聚在一起,相互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教学。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时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整合。
第七,有效发挥其功能。“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体系。为学生项目团队提供信息服务60余次,开展创业辅导30余次,培训人员5000余人,开展创新创业竞赛60余次。;依托湖南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株洲大学生创新联盟、株洲汽车城、株洲中小企业服务咨询中心等平台,先后开展了20余场项目展示和30余场创业沙龙,推动了社会资本与创业项目的对接。同时,中等学校工作组实施了“就业创业导师制”,为创业团队提供技术技能指导,免费组织市场调研20余次,搭建信息平台5个,促成项目对接12次,实现产品转型60余次。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26个孵化项目和10个学生工作室。通过基地孵化项目,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6项国家奖、18项省级奖、30项国家专利,培养出长安汽车华杰集团董事长欧阳和平、6家汽车服务连锁店总经理尹、株洲大学总经理王婷等成功创业典范。在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大学生创新创业作品展区,由市场营销专业的、马、、、唐四位同学共同开发制作的“环境天使”创意垃圾桶,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赞扬。目前项目已落户中国电力谷大学生创业园;在校学生自主设计制造的赛车参加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16年全国大学生巴哈拉力赛,在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参加的63支参赛队伍中获得第13名;2014年参加全国职业学校挑战杯、三创赛,获二等奖。
近年来,湖南省许多媒体都报道了学校创新创业的成就。20多所高职院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来学校考察创新创业,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