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湖南27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 其中3项获金奖专利
2021-02-07 15:06:40
华盛在线12月26日电(记者胡通讯员周闯文嘉华)在今天举行的第18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我省共授予27项专利,其中中国专利金奖3项,获奖和金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所有获得金牌的项目都来自我省的优势研究领域。它们是中南大学的“白钨矿提钨法”专利、CRRC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轻轨车辆及其铰接转向架”专利、CRRC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电机端盖和电机”专利..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垃圾分类系统及方法”等2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除湖南李长德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一项外,其余均来自长株潭。涉及的领域包括工程机械、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学等。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车有限公司的“纯电动客车”专利等三项专利荣获中国设计优秀奖。
中国专利奖是中国专利领域最高的政府奖项,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在该奖项中,2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5项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中国设计金奖,568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65项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中国设计优秀奖。
金奖专利链接
专利名称:从白钨矿中提取钨的方法(中南大学)
钨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在美国和欧盟被列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物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中国钨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白钨矿(CaWO4)占78%。但我国白钨矿资源多为低品位伴生矿物,现有技术难以兼顾选矿冶金回收率。此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影响钨冶炼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发明人一直在寻求用更简单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成功地利用白钨矿的组成元素特性,提出了一套全新的钨冶炼体系,并进行了重大的技术创新。对品位只有20%的精矿进行处理,浸出率仍高达99%,大大降低了选矿难度和成本,解决了选冶回收率难以平衡的矛盾,将选冶综合回收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还发明了控制结晶分离的钨母液循环技术、浸出渣利用技术、硫磷混酸系统中伴生元素钼和磷的综合回收技术,实现了元素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
新技术形成了以“一种从白钨矿中提取钨的方法”为核心的专利集群,已授权9项中国发明专利;他已经申请了1项国际专利PCT,并获得了美国、俄罗斯、德国和加拿大的专利授权。该专利技术已在厦门钨业及其子公司(全球最大的钨冶炼规模)成功应用,加工成本降低25%以上,实现了低品位白钨矿精矿的清洁高效利用。本发明的成果被同行专家评价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将该技术列入《水污染防治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方案》。
专利名称:轻轨车辆及其铰接转向架(CRRC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本发明提供的轻轨车辆及其铰接式转向架技术实现了多项世界首创,具有独特的车辆铰接功能和主线运营的抗侧滚性能,大大提高了小曲线通过能力和乘客乘坐舒适性,使我国的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技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本发明创造了我国铰接式车辆通过站场的最小曲线记录,大大减少了城市建设的拆迁量,实现了车辆编组的任意组合,降低了城市的碳排放,符合我国城市轨道车辆的最新技术政策。
本专利为基础专利,已在南宁地铁1号线、长沙地铁1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储能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土耳其伊兹密尔轻轨车辆、马来西亚安邦轻轨车辆等多个项目中申请。截至2015年底,已成功装备各类车辆129辆,总销量约300546万元,新增利润3.0814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利名称:电机端盖和电机(CRRC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我国大功率机车牵引技术从国外引进,被不同技术平台吸收,从而成功研制出CZ株洲电力机车HXD1系列机车等不同系列的高速重载机车,成为国内客货机车的主流机型。但陆续发现轴承异常磨损或卡死,严重影响国内铁路运输的稳定性。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如何在不影响电机气压平衡的情况下达到防砂效果,提高电机轴承润滑和密封的保护性能,是目前解决高速重载机车牵引电机轴承故障的关键技术。
该专利突破了原型电机的结构限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兼具气压平衡和防砂功能的箱式保护装置。自2013年HXD1系列机车牵引电机应用该保护装置以来,轴承异常磨损问题得到显著改善,轴承故障率从5.4%降至1.1%,成功解决了和谐机车牵引电机轴承固定故障问题,有效推动了电机高可靠性轴承润滑密封技术的发展。已应用国产和谐系列牵引电机15000余台,技术性能成熟稳定,牵引电机环境适应性显著提高。
该专利结构简单巧妙,可同时实现大气平衡和电机保护的双重功能。防砂盒和端盖采用整体铸造同步成型,易于批量生产和工程化,成本经济,组装简单可靠,独立实施性好,对支撑技术依赖性低,可拆卸结构有利于以后的维护。
(原标题:创新高!湖南27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 其中3项获金奖)
上一篇:第十八届中国专利金奖新增利润304亿元中国
下一篇:感受国学魅力 体味古人智慧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