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组合拳迎来创新黄金期企业
2021-02-07 15:06:58
原标题:江苏:科技组合拳迎来创新黄金期
迈开新步伐,建设新江苏
“我们开发的纯电动客车动力总成依托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核心技术,电池寿命提高20%,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强大的‘智慧之心’。南京约伯电力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强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自己的特斯拉”,他和他的朋友们正在朝着这个梦想大步前进。
目前,在江苏,有很多像约伯电力这样依靠创新跃上更高平台的例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求创新就是求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赢得市场的途径取决于创新。”省科技厅厅长秦望表示,近年来,江苏坚定不移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培育科技企业“一亿”工程,大力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持续集聚,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化机制,打造实体经济发展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高科技企业:在创新创业中唱响“主角”
金属3D打印设备、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智能激光制造...走进南京中科陈余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各种最新科技产品令人眼花缭乱。成立短短两年,产值突破1亿元,从零开始实现爆炸式增长。中科陈余以黑马的姿态跃入视野,成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奇迹。
中科陈余成功的秘诀在于掌握“金钥匙”——自主创新技术。公司研发的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切割等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高性能、大功率激光三维打印设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和未来,公司将整合一批国际智能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推动国际智能制造优势资源向江苏集聚落地。”说起公司的愿景,总经理邢飞心是满满的。
红色西红柿,新鲜嫩嫩的绿色蔬菜...这些蔬菜在宿迁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寒冷的冬天特别诱人。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作物并不是“土生土长”,而是依靠特殊的营养物质生存。公司董事长李说:“我们公司一直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每年约有10%的销售额投入到人才引进和新品种培育上。”
在江南和江北,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在用自己的实力跳舞。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34家,居全国首位。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十分之一,已实现工业产值23%、出口产值30%、新产品产值44%、发明专利授权55%,拥有我省企业有效发明专利近55%。高新技术企业日益成为江苏创新创业的“主角”,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七连冠”奠定了坚实基础。
R&D机构:积累创新能量
在遥远的西北沙漠,世界第一座全复合变电站毅然屹立在沙漠深处。从变压器、开关、避雷器到变压器,看不到任何瓷器产品。江苏神马电力有限公司写下了这个奇迹。
“从默默无闻到全球最大的R&D输变电密封件和合成绝缘子制造企业,它一直受益于R&D机构不断壮大的企业。”神马电力总经理马斌说。依靠公司的省级企业研究院,中国从这个电力核心领域的落后追赶者成为世界“领头羊”,彻底打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对中国超高压和超高压外绝缘的垄断。
2004年,江苏海仕达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涛看到国内市场的快速充电电池行业主要被日本产品占领,就想“争”出中国产品。为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15分钟快速充电镍氢动力电池”的研发。项目成功后,解决了需要一个晚上才能完成充电的问题,给助力车用户带来了方便。之后,海仕达公司开始研发大容量储能技术,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太阳能、风力发电用大容量储能系统生产基地。
“R&D机构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他们必须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才能真正抓住创新的机会。”秦望表示,目前全省拥有R&D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万多家,建设率88%;省内大中型工业企业与R&D机构的R&D资金内部支出达到946亿元;全省大中型工业R&D人员共计3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6.35%。
科技副总裁:“输血输氧”求创新
江苏图南合金有限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所有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了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项目。2013年,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刘魁研究员被聘为企业“科技副总裁”,在推动项目实施的同时,全面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其中几个品牌的产品已经批量交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自2014年下半年起,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徐曼博士与江苏朗顺电工电气有限公司合作,2015年徐曼博士被企业聘为“科技副总裁”,继续稳步推进绝缘材料研发,并帮助企业引进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李清泉博士。目前,徐博士已帮助企业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已成功授予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连云港云冈旋耕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农业机械的企业,与淮海工学院农业机械装备团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15年,团队骨干成员陈书法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裁”后,针对能力和团队薄弱的实际情况,与淮海工学院共同推动建立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并制定相关科技管理和激励制度,初步构建企业创新体系。
“科技副总裁”是江苏省第一家企业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依托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灵活引进一批国内一流高校和研究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兼职担任技术副总裁或副总工程师。在企业工作的“科技副总裁”是政府为企业请来的技术“带头人”和“栋梁”。在做好项目合作的同时,充分发挥个人和所在院校的综合优势,推动企业R&D机构建设,建立研发管理体系,优化企业R&D方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扩大产学研合作关系,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从“碎片化”走向“自2012年以来,从省内外100多所高校中选拔的640名“科技副总裁”为许多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活力因素”。
我们的记者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