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排行评定应还权于市场排行榜
2021-02-07 15:10:42
日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刘俊臣表示,该局正在研究规范相关商标和品牌排名,借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的市场主体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资源优势,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制定更具权威性的品牌排名。www.86sb.com
SAIC规范商标品牌名单无疑是现实的、必要的。目前,商标品牌评估活动中存在许多暗箱操作,市场上掺杂着许多不公平甚至虚假的排名,误导和伤害消费者,无良商家和评估人员获得了大量灰色利益。从根源上规范“品牌排行榜”,不仅是大众的期待,也是公权的责任。
但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将拟定一份权威的商标品牌清单”,这很可能是“多走了一步”,值得商榷。首先,规范当前评比乱象的关键在于促进评选主体和活动的独立性和公平性,形成评比本身的竞争力,促进市场中的“品牌排名”回归公平。也就是说,政府应该做的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行评估,保持公平竞争,打击虚假欺诈,而不是积极参与市场,创建官方的“品牌排行榜”。不然似乎权力之手伸得太长了。
我们不否认相关部门“掌握了市场主体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资源优势”,有能力“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进而“制定出更具权威的品牌排行榜”。但这里所谓的资源优势——“市场主体信息、商标注册信息”并不是“保密资源”或商业秘密,其中很多应该属于信息公开的范畴,应该向社会公开免费获取,而不应该成为某个政府部门独有的“资源优势”。
至于“科学、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一旦建立,也可以纳入公众智库。那么,为什么SAIC不选择“开源”并让社会组织根据它进行“权威”排名呢?要知道,这样做可以节省国家工商总局的人力物力财力,何乐而不为呢?相反,如果政府部门手中握有信息资源,搞品牌排名,就有可能变成权力寻租,也会做出不公平甚至虚假的排名,监管难度更大。
如果能交给市场,政府不需要太多干预,这是社会的基本共识。公权力的手太多太长,逃不过寻租的嫌疑,但容易造成更多的问题。过去的教训并不遥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曾横扫“名牌鉴定”,规定“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电子码,即中信国检的电子码,必须在产品可以参加名牌鉴定前张贴...很多企业...必须选择中信国检(国家质检总局参股的企业)的电子码……”,这也引发了诉讼,而政府的公信力在这里受到了损害。
纵观近几年的趋势,在市场选择活动中,公权力的身影逐渐减少。比如2007年商务部宣布退出“全国餐饮百强”;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放弃评选名牌,这是一个好趋势。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政府不应该把事情交给市场管理”,这意味着高层官员对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有更高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这次声明要制定品牌排行榜,这是逆势而为,让人感到惋惜。www.86sb.com
上一篇: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下一篇:商标注册之战:上战场未磨刀,怎能不败?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