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殷:外企的专利敲诈得好好治治
2021-02-07 15:15:09
近年来,在印度发展起来的中国智能手机公司,如金立、易佳、小米等,成为西方公司专利诉讼的对象。在这个专利狙击现象的背后,有多个复杂的原因:
首先,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研发不足是专利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华为、中兴等企业,中国大部分智能手机企业基本都是在OEM领域起步的。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往往变得难以规避。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侵权者。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经常寻求通过协议获得许可证。但在很多情况下,西方公司确实有利用诉讼敲诈中国企业的嫌疑。虽然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坦率地说,如果一个市场90%的利润都是由专利权人获得的,那么这个制度本身也未必像专利倡导者所主张的那样公平。2016年,大部分智能手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利润基本由苹果和三星获得,这意味着目前的专利制度可能只会有利于垄断而不会有利于竞争。第二,中国智能手机公司在印度频繁被专利封杀的原因,与印度市场日益重要密切相关。在全球手机销量下滑的背景下,功能手机代替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第一轮轮换尚未完成,手机销量呈强劲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企业垄断印度市场是阻止中国企业通过专利诉讼开拓市场的最佳策略。专利诉讼后,一度在印度销量第一的小米出货量不足100万台。第三,西方企业频繁利用专利诉讼损害中国企业的原因也与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的反专利勒索措施密切相关。一方面,虽然中国企业在专利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大多数中国手机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专利来对抗专利勒索。另一方面,中国手机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得它们在面对西方公司的专利诉讼时缺乏协调一致的行动,从而使专利转让谈判难以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不可能充分利用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作为筹码来制衡西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专利讹诈。虽然中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专利权的保护,中国企业也在尽最大努力通过支付许可费来解决国际市场上的专利诉讼风险,但一些西方公司确实应该受到限制,不要滥用专利诉讼权,敲诈勒索过高的价格。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在海外市场频繁对中国企业发起专利攻击的西方企业应该在中国受到惩罚。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调整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规定,扩大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内涵,从而支持中国企业对在华相关西方企业提起反不正当竞争诉讼。(作者是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版权作品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获得授权(原标题:褚胤:对外国企业专利敲诈行为处理良好)
上一篇:武汉擦亮食品安全的五张名片
下一篇:我省将启动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