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进口配方奶粉统一监管:一个企业保留3个品牌
2021-02-07 15:38:18
【/s2/】摘要:【/s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要求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应当有明显差异,并有科学证据证明每个企业不超过3个系列、9个产品配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要求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应当有明显差异,并有科学证据证明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配方奶粉的注册监管已延伸至进口奶粉企业,进口奶粉还将实行9个产品配方,每个企业不超过3个系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WTO提交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注册管理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中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注册管理”必须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监管。
2015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草案,监管范围仅适用于国内生产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注册管理。
乳品行业分析专家宋亮表示,对进口奶粉采取相同的监管政策,通过技术水平提高监管门槛,对进口企业采取国民待遇,不存在歧视。
三元乳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统一的监管法律法规,对国内外奶粉企业进行平等监管,内外不再有区别,相对公平,对国内企业有利。
国内外奶粉配方统一注册监管
据记者参考w to官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月7日向WTO提交了上述征求意见稿,以明确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的规范化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WTO组织提交的《注册管理办法》草案,是指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注册管理办法的文件将定稿,经WTO组织批准后发布实施。
《注册管理办法》草案最大的变化是将进口奶粉配方的注册管理纳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监管,而过去对进口奶粉配方的监管由国家质检总局监管。
去年11月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工业企业获得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注册管理办法(送审稿)》。当时这个版本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奶粉配方的注册,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的这个草案明显不同,监管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
《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指出,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登记管理。
这样,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配方的注册监管就统一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负责。
宋亮表示,这一重大变化是由国务院协调决定的,避免长期监管,建立统一监管,以避免以前的政策只针对国内奶粉,给进口和国外奶粉留下巨大漏洞。
近日,记者还观察到,去年12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同时发布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质检总局签署食品安全合作备忘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毕京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智树平决定,加强部门间合作,加强国内食品、进出口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监管工作的密切配合,避免监管空白和重复,形成监管合力
由此透露的潜在信息是,经过两个监管部门负责人敲定后,国家质检总局将进口奶粉的监管权移交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现统一监管。
奶粉配方统一监管政策,意味着奶粉行业乃至舆论的号召力发挥了有效作用。
几家奶粉企业负责人表示,之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只针对国产奶粉,并没有对进口和国外奶粉进行监管。这项政策是不公平的,不可能限制国内生产,让进口不受监督。而且跨境电商几乎没有监管,各种品牌奶粉侵蚀国内市场,良莠不齐。
吴松航表示,统一条件下的监管,内外不再不同。同样的规则后对国内企业相对公平。不像前一阶段的奶粉行业,国产奶粉整顿后市场依然混乱。很大的原因是进口奶粉品牌众多且参差不齐。
龙丹乳业总经理高富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从大方向来看,内外监管的统一有利于国内奶粉市场。从管理细节来看,符合行业整合趋势,将提高奶粉行业的品牌集中度。高富良认为,此次政策整顿将带来两个变化,一是净化奶粉市场品牌,二是整合将导致上游牧场资源需求更大。
每个企业只能有3个品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要求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应当有明显差异,并有科学证据证明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
相比征求意见稿,这次最大的变化是每个企业不能进口3个品牌以上的奶粉。
此外,注册科目的资格也有明确规定。《注册管理办法》第九条明确指出,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人应当是拟在中国生产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企业和拟向中国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
在上一轮奶粉行业整顿中,国家有关部门将进口奶粉的主体资格认定为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进口奶粉生产企业或贸易商,使瞄准中国市场的贸易商能够在国外注册“外国品牌”,通过贴牌生产、贴牌生产等方式向中国出口。市场上充斥着穿着进口奶粉的“假洋鬼子”,甚至比真正的外国品牌还要多。
这一次生产企业的资质明显受限,意味着那些针对中国市场的国外代工品牌或贸易商代工产品会被政策卡住,存活的可能性很小。
其实国内奶粉品牌除了假冒国外品牌之外,还有大量的代工品牌和代工品牌,除了改变包装和品牌名称之外,与原厂家自有品牌没有太大区别。以羊奶粉为例。国内羊奶粉企业有10多家,但品牌有200多个。
高富良表示,未来1-2年,将有大量中小奶粉企业因政策整顿而被倾销或转型。现在限制企业品牌数量意味着限制中小品牌在市场上生存的原始法宝。以前中小企业用多个品类和大品牌竞争,现在失去了灵活性,这条路走不通。
为了防止企业钻空子,对多个法人子公司的集团企业也进行了限制。《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同一个集团公司的多个生产企业可以共同申请相同的产品配方,应当与同年龄段所有共同申请人的产品配方有显著差异。
不过,高富良有个顾虑。到那时,每个企业只能拥有三个品牌。因为使用国产奶源成本高,一些企业无法承受。很有可能成本高的湿法改为进口奶粉的干法,或者生产转向国外,对国内乳品行业不利。
世贸组织秘书处有60天时间征求成员国对世贸组织官方网站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的监管政策所作解释的意见。
宋亮认为,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在4-5月份宣布,届时将给予企业半年的过渡期,政策的效果将在下半年显现。到2017年,整改将取得实质性成效。
上一篇:后人有异议 近日叶问公共资源商标异议成功
下一篇:花猫化身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