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违规操作都会进税务稽查系统
2021-04-16 16:23:57
金税三期系统上线后,税务机关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涉税风险控制。如果老板还用以前的思维做事,那接老板工作的会计亲自反对肯定是不合适的。如果老板让你做假账,就把这篇文章扔给他。
1.业务活动是否真实
会计:听说税务机关要来查!我有点担心我们只是拿发票当收入?
老板:放心吧!听说税务机关都是凭票控税。出票后收入有什么问题?大家都知道经济形势不好,赔钱很正常!而且你的账号已经拿下了我的真传,成本费用收入完全匹配,根本查不出来!
你的企业是否真实反映了所有的经营活动,是否有账外业务部分!
税务机关的手段:
答:大数据平台下的三方信息源可以还原你的历史业务活动,从而证明申报的真实性(如水电能耗数据、政府采购数据、银行流水清单等。).
b:对比地区内同行业的经营状况,会让你无处藏身。你不能保证所有同行业都会做假账,只要有一个是真的,那对不起!
c:你不能保证你所有的申报数据都是逻辑严密的,因为国家和地方税务的涉税信息共享。(如果虚报工资基数,个人收入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社保费用是否按规定缴纳等。)
D:当然,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我们做不到。(不要以为你装几个电表我们就有办法了,但是我们不会告诉你!有足够的勇气就来!)
2.扣款凭证是否符合要求
会计:老板,我们的抵扣凭证有的是白条,有的是假发票,有的是与个人消费有关的发票,有的是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凭证。我该怎么办?
老板:你怕什么!凭证多到税务机关看不完?即使看到了,调整了也可以调整。反正编不了多少!另外,也不一定能选择我们。被封锁的部队有反抗的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的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税务机关的手段:
答:如果使用白条、假发票、个人发票或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凭证,不允许税前扣除。
b:如果你编造虚假的成本和费用,必然会导致你的收支不平衡。通过相应的公式,你要对自己收入的真实性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c:如果人为调整自己的开支(例如,本应计入当期业务招待费的项目,在当地明细中收取,如办公费等。),一旦查出,税务机关会对你的费用真实性进行全面检查。
d:恶意使用假发票,会被税务机关处罚。
3.收取的费用是真的吗
会计:一部分收入是在低利润或平销售时取得的,与实际利润不一致。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不是要补很多吗?
老板:不怕!你来当会计,我教你成本收益比公式。只要你照我说的做,你就不用太担心。另外,我们可以说明,他们是没有办法听市场原因和产品价格下降的!
收益和成本要匹配,低利润、平销、低毛利或非特殊情况下倒挂会纳入评价重点。
税务机关的手段:
答:你不能保证你的上下游公司和你保持“统一口径”;同时物流和资金流信息会让你无处藏身。
b:区域市场和整个城市市场在大数据下已经“共同”了。你认为由于市场原因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是“站着”、“说着”、“放着”平平吗?
c:如果有“倒挂”,是否向税务机关申报税前资产损失清单(或专项申报)?不申报的,可以不税前扣除。
4.是否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老板:会计,我们真的亏了,不怕税务机关查!
会计师:但是老板,我们这几年没有进行过税收调整。不知道税务机关会不会认可!
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不是会计利润,而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进行纳税调整后的余额,简称“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损失,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总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从非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种扣除项目中扣除后,少于零的金额。
所以真正的亏损企业也要根据进项银行的要求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不做调整,未来几年利润弥补亏损时会弥补更多的“亏损”,从而少交所得税。此外,会计制度和税法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年度决算中有很多纳税调整项目,但实际情况是未调整或不完整的,不要怪税务机关把你纳入考核重点。
5.关联交易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
会计:老板,我们有免税公司和应税公司,没有独立核算成本,给应税公司造成了大量损失。我有点害怕...
老板:这个...
根据有关税收规定,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税务机关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支付价款和费用,减少其应纳税所得额或收入的,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您是否有以下行为:
答:你是否按照规定如实报告关联交易(包括报告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
b:是否利用关联关系的优势,人为调整关联企业之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利用不同企业之间的税率差异或税收优惠政策,少交所得税?
c:如果你有上述行为,并转移利润,恭喜你。除了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还应符合“特殊”处理:“特殊纳税调整”(俗称反避税调查)。
6.金税三期大数据下,企业一定要注意这30个大数据的对比!
1.增值税金额是否与附加税费一致;
2.教育费附加是否与水利建设基金相匹配;
3.理论销售收入与公司实际销售收入是否一致;
4.与防伪税控开票销售和财务报表销售相比,税务系统申报的销售是否异常;
5.进销存时输入输出项名称是否严重偏离;
6.个人所得税工资收入是否与企业所得税工资支出、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年金缴费基数、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相匹配;
7.农产品进项税额的扣除是否与农副产品的实际数量、金额、产地、面积相符;
8.企业存货周转率和销售收入是否逐年变化;
9.贵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变化率是否远低于同行业平均变化率;
10.你所在企业当年所得税贡献率是否远低于本行业当年;
11.你企业的成本变化是否与销售收入的同比例变化一致;
12.你企业的应纳税额是否与经营收入的同比例变动一致;
13.贵企业增值税发票的增值和使用是否与前期有异常;
14.你企业的税负变化是否与前期有异常;
15.企业新增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款、应付账款、企业应付款等经常项目金额与公司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相比是否异常;
16.企业期末存货是否与增值税抵扣相符;
17.商业企业投入产出税率在一定时期内是否异常;
18.进项税的变动率是否远高于销项税的变动率;
19.企业的运费扣除和营业收入是否异常;
20.将公司实际经营范围与对外开具发票的项目进行对比,看是否存在“更名”问题;
21.采购发票的开票单位与发票上货物实际来源的对比不一致;
22.对同一法人、同一财务人、同一税务师、同一管理人员重叠,法人、财务人、税务师按照法人、财务人、主要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号交叉任职的情况进行分析、展示、比较;
23.个人股东有股权转让行为的,企业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试行)》履行相关申报义务,股权受让方是否按照规定履行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预扣并支付20%的债务等。;
24.工商局登记的企业数量和基本信息是否与国税核定税额信息一致;
25.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总额是否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一致;
26.同行业公司用电量与销售收入相比不正常;
27.企业实现的增值税与企业毛利是否一致;
28.企业财务费用与借款情况相比是否异常;
29.企业的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和投资收益是否异常;
30.企业客户的分散程度与企业的销售收入相比是否异常。
上一篇:去银行开户要什么东西
下一篇:企业如何开具、报销、申请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