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025-09-12 14:13:50
股权激励方案的实际效果与方案设计密切相关。如果激励方案设计和操作得当,可以发挥无穷的推动力。但如果方案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引发很多风险。一些小企业主,他们只是在网上上一些课,参加一些培训,或者买一些书看,然后设计激励方案,让他们的财务人员或者人事制定几个表格。这样做出来的股权激励方案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一系列隐患。股权激励方案的实际效果与方案设计密切相关。如果激励方案设计和操作得当,可以发挥无穷的推动力。但如果方案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引发很多风险。一些小企业主,他们只是在网上上一些课,参加一些培训,或者买一些书看,然后设计激励方案,让他们的财务人员或者人事制定几个表格。这样做出来的股权激励方案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一系列隐患。
北京一家新能源公司,对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大股东自发拿出30%股权在内部推广激励,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核心进行股权分配。激励的数量设计不科学,激励的对象不合适。实施半年后,几位高管认为不公平,于是出现了营收下滑、股东矛盾、高管辞职等问题,完全背离了初衷。可见激励方案不合理,类似于“自杀”。
一、顶层设计缺失
如果企业缺乏
顶层设计,股权结构不合理,难以长期健康发展。有些企业家过分看好企业的信任基础,直接授予实股激励。企业的高管和关键人员如果采取自然人持股,并进行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很容易埋下隐患。以后从引入投资人、登陆资本市场到办理工商变更手续、贷款,都需要全体股东签字。如果部分股东不同意,会带来很大的管理难度。
一些创业者也缺乏顶层设计的概念。第一批人成为股东后,第二批人不知道如何确定股价,或者放出的虚拟股份太多,无法转换成真实股份。因此,股权激励的设计应该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
二、选错激励工具
股权激励设计之初,首先要做的就是与被激励对象进行沟通和面谈,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期望。避免只触及企业主本身而不触及应该被激励的人的狂热。如果激励对象对激励计划没有参与感,不把自己当成企业的合作伙伴,这样的激励自然没有效果。此外,还要选择与员工和企业相匹配的激励工具。如果员工对风险敏感,资金不足,期权激励的吸引力会大于限制性股票。
三、公平公正性缺失与约束机制缺失
股权激励的标准和规则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示,但个人可获得的股权数量要保密。约束机制决定了需要对激励对象进行激励,设定的目标可能具有挑战性。同时也要避免考核要求过于简单,出现睡在权利上的懒人。表现优秀的可以获得公司股份,不合格的不能享受甚至退出激励名单。
四、退出机制的缺失或约定不明
小人之前君子,设计之初就要想好以后怎么退股,什么时候退股,相当于婚前财产公证。明确的底线有利于长期合作。回购的权利、回购的价格、参考何时退出激励计划的方法也是为了避免激励对象退出激励计划后可能出现的股权纠纷。
上一篇:传统公司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股权激励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