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万事惠一站式服务平台!

  • 热线电话
  • 0755-83675288 13560715488
  • QQ
  • 省钱省心
  • 专业高效
  • 一对一服务
  • 安全保密

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全球第一,独角兽掀上市潮的同时也将考验港股市民

2020-09-02 17:07:03

港股的2018年新政,几乎在一夜之间让香港成为中国新经济公司IPO首选之地。


根据德勤近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18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以下简称“德勤报告”)报告数据,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达到全球首位,合计募资金额达503亿港元。


独角兽掀起赴港上市狂潮

 

德勤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达到全球首位,预计有101只新股,而2017年上半年只有68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49%,众多新经济类公司掀起赴港上市热潮,近期尤为密集。


小米6月25日开始公开认购,全球发售股份数为21.8亿股,按发行中间价19.5港元计算,预计募集资金275.6亿港元,于7月9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从而成为港股首家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上市公司。


继小米之后,另一家以“同股不同权”身份的热点公司正申请赴香港上市。6月25日美团点评披露招股说明书,首次公开了其业务规模和主要财务数据。截至2017年底,美团点评拥有3.1亿交易用户,交易金额为3570亿人民币,440万活跃商家。业绩方面,2015年总收入40亿元人民币,2016年增加至130亿元人民币,2017年进一步增加至339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59亿元人民币、54亿元人民币、29亿元人民币。


同一日,手机直播平台映客通过上市聆听,拟通过香港IPO发行3.023亿股股票,定价3.86-5港元之间,拟筹集最多1.93亿美元,6月27日正式在港开启路演,预计7月中旬在香港主板上市。


6月25日晚间,华兴资本正式提交赴港IPO上市申请,募集资金虽尚未披露,但根据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预计募集资金在6亿美元-8亿美元,最新估值目标为40亿美元至50亿美元。


6月26日晚,港交所还披露了知名钢铁电商“找钢网”提交的招股书。找钢网也是采取同股不同权架构赴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招股书显示,2015、2016、2017年,找钢网的营收分别约为61亿元、90亿元、175亿元;总毛利分别为3854.9万元、3.41亿、4.83亿元,毛利率由2015年的0.6%增加至2017年的2.8%,2017年经调整后的净利约1.014亿元。


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前五大新股融资共计316亿港元,整体比去年同期的379亿港元减少17%。港股今年以来40%新股以10倍-20倍之间的市盈率(摊薄)上市,较去年同期的49%下跌9个百分点;另有约20%的新股以20倍-30倍之间的市盈率上市,仅比去年微跌1个百分点;以40倍以上市盈率上市则从去年同期的9%骤升至15%,且以创业板、消费行业居多。


德勤最新分析显示,2018年下半年,香港将有最少5只,每只融资最少100亿港元的新股,以新经济模型运作并与金融服务、科技和消费行业相关的企业登场,另会迎来约10家独角兽企业上市。


新股频现破发 考验港股市民

 

港股首批投资新经济的股民们,此刻应该损失惨重。


2017年以来港股上市的五家规模较大的“独角兽”公司,即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称为港股的“新经济五剑客”,这五家公司的上市都是在港股正式实施新政之前,算是为新政探路,上市时享尽恩宠,拥有豪华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和夸张的超额认购倍数,然而此时的“五剑客”褪去光环,股价纷纷破发。


Wind数据显示,除了阅文集团没有破发之外,其余四只均已破发,其中易鑫集团最新收盘价相对发行价跌幅近60%,雷蛇最新收盘价相较发行价跌幅达到53.35%。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18年以来港股发行的新股,破发率达到72%,与严控发行价的A股不同,港股的发行价为自由定价,破发并不奇怪,但如此高比例、高幅度的破发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香港某中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新股频繁破发可能是港股供给激增,对于某些板块造成了资金抽血效应,同时也考验着港股市场的承压能力。但这仅仅只是开始,港股IPO在2018年下半年才会迎来真正的高峰,9-11月是上市高峰期。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资本市场主管Liz Myers表示,摩根大通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过去可能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2018年将是巨型IPO频出的一年,而港股将是这一轮IPO潮的最大赢家,这已经是共识。虽然港股长期占据全球最大IPO市场的宝座,一向以IPO融资承受能力强著称,但如此大规模集中IPO还是让市场忧虑。


“仅小米的募资金额就达到了275亿港元,当下宏观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对于类似小米这种巨型IPO,市场会很难消化。”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此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同样表达了对港股市场消化能力的担忧。


上一篇: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企业研发费用减税优惠政策
下一篇:更多减税降费措施落地 专家:减税降费获得感将加速显现

版权所有:深圳万事惠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53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41065号

初步创业计算器

您的需求 :

您的昵称 :

您的手机 :

微信或QQ :

报价有疑问?完善以上信息

让我们更了解您的需求优先为您解答

您的创业初期预算 2326

成本费:111

人工费: 111

刻章费: 111

以上费用为所有范围整体估算

实际费用根据您所需办理的需求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