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校专利第一人银永忠:6年授权专利200余项
2021-02-07 14:59:51
(原标题:尹永忠,湖南高校第一专利:6年授予200多项专利)
图为银永忠(左二)在指导学生们做实验。中信。湖南大学第一个专利:尹永忠:6年内已授权200多项专利
作者向
两个月前,历时两年多次改进的百合自动劈裂机诞生了。用最普通的腈纶纤维材料和最简单的离心力原理代替百合的手工加工,效率高,破损率低。
本发明的开发者是尹永忠。48岁,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电工学老师。虽然他只有讲师的头衔,但到目前为止,作为第一发明人,他已经授权了200多项专利和90多项发明专利,使他成为湖南高校的第一专利。
尹永忠出身普通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他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他用一些金属丝、木头和其他材料来制造小轮子。因为他节俭,所以他想尽可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能在市场上买到的东西,既节约了成本,又享受到了。
上大学后,尹永忠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电气技术很感兴趣。学习机械设计,他总是试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虽然他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充满信心,但此时并没有真正走向专利研发。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工厂工作,主要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这里工作了8年。”尹永忠介绍说,吉首大学原副校长张永康看中了他在化工设备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把它引入学校教学,主要是教学生加工机械、电工等课程。
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尹永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成长迅速。从2011年开始,尹永忠开始做了很多发明。
“虽然专利创造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因为我在很多方面都有积累。”尹永忠在接受Zhongxin.com采访时说,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他能够创造出可以用于生产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而且从中获得了快乐。
在教学中,尹永忠也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的学生已经申请了20多项专利。
尹永忠的发明专利在准确扶贫上也派上了用场。到目前为止,他开发的杜仲全自动脱壳分拣机和百合自动分割装置已分别订了十多台。除了湖南,使用地区也扩展到了河南、山东等地。专利成果转化直接服务于雾灵山地区的扶贫,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专利发明可以帮助别人,给我强烈的收获感和幸福感。”谈到未来,尹永忠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继续做研发。(完)(原标题:尹永忠,湖南高校第一专利:6年授予200多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