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生用废品换来5项专利
2021-02-07 15:02:05
原标题:大三学生用废品换5项专利
(记者方莉通讯员李天淑)14项发明,5项国家专利。李宣城,湖北大学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最近在学校成了名人。
李宣城家里有自己专属的实验室,展示各种图纸、配件、电线、化学试剂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从垃圾收集站低价淘来的电子垃圾。
上了大学后,李宣城在科研方面更专业了。大一那年,他成功申请了“一种同位素电池”专利,用来保存手表等微电子器件的数据。比如他应用在台式电脑上,打完电话就能保证正常运行,不用担心丢失文件,损坏硬盘。大二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进入实验室。他凭借自己的跨学科优势,与同学合作,共同开发了磁介质显示系统,使屏幕上的数字、文字和图片成为立体。并在2016年亚洲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海峡两岸冠军”称号。
由于热衷于发展“黑技术”,李宣城逐渐在当地出名。假期他在家的时候,新疆的一家供电公司,中国电网,找上了他,希望利用他的技术合作开发一些水下设备。因此,2015年成立了“水下电场通信装置”项目,经过多次大规模水下测试,成果成功应用于水下通信等领域,并于2016年4月成功申请国家专利。
除上述两项专利外,李宣城还获得了“一种新型防爆电击弓”、“一种新型电感枪”和“水下发电通讯装置”三项专利。
“事实上,一开始的发明只是我的爱好。没想到玩的越来越大,我接受不了。”李宣城开玩笑道。
相关推荐话题阅读
商标注册
商标转让专题
商标注册专题
商标法律法规
商标类别
商标产品
著名标志
天猫入驻
商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