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慈珂:推动国际版权多元化合作
2021-02-07 15:03:4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深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围绕“版权创新 发展”,深入探讨和交流,对促进国际版权多元化合作和中国版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想借此机会分享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信息和观点。
版权制度激发创新热情,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版权制度历史悠久。中国早在宋代就有了擅自抄书的禁令。18世纪初,在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现代版权制度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是一种财富,它和有形的私有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诚实守信”的观念开始合法化、规范化,并被大众所遵循。
版权制度激发创新热情,文化繁荣。创新是国家进步和民族繁荣的不竭动力。版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基本制度。通过确定创作者的专有权,对其作品的传播和使用给予应有的奖励,从而激发人们的创作热情,极大地促进文化繁荣。同时,丰富而持续的创新成果也对版权保护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数百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版权制度与创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版权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版权制度框架下,版权因其产权而具有可计量的价值,使版权得以交易并充分参与经济活动,从而成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近年来,随着新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以智力成果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以版权作品的创新、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为基础的版权产业发展迅速,远远超过传统制造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加快版权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0%或以上,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超过3%。在中国,2014年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28%。
中国政府重视版权保护,积极推动版权产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版权保护,积极全面履行对《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中国加入的相关国际版权条约的庄严承诺。版权保护总体上达到了国际水平,为国际版权保护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提高版权地位,将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后,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深入实施包括版权在内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保障和鼓励大众创业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在这种环境下,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体系,深化版权国际合作,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完善法律体系,与国际规则充分接轨。中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一法五制”和已加入的七项国际公约中。为了解决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从加强可操作性入手。一方面,在国内层面积极推进《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清理,重点解决数字技术发展给著作权保护带来的作者“公开传播权”、权利人的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网络服务商豁免等新问题。另一方面,在国际层面,积极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音像表演北京条约》等相关国际版权条约,全面履行国际义务,努力打造权利人、使用者和公众利益和谐发展的版权法律体系。
【/h/】三是整合资源,依法打击侵权盗版,切实保护著作权人利益。中国实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并行的版权保护模式,不断加大打击侵权盗版力度。联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和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王剑行动”,大力推进政府软件法制化,树立和维护中国政府保护版权的良好形象。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15年,全国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万余件,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近4000件,收缴侵权盗版产品近5亿件;在互联网版权保护领域,仅2015年“王剑行动”期间,共查处侵权盗版案件383起,行政罚款450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刑事处理案件59起,涉案金额3845万元,关闭网站113家。
【/h/】四是创新管理模式,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供优秀的版权社会服务。各级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著作权行业协会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监督管理、群体自我保护和企业依法经营的良性互动机制。深入持续开展版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和版权行业“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意识,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版权氛围。
【/h/】第五,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应用版权,推动版权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建立成熟完善的版权发展模式,引导市场参与者通过版权转让、许可、质押、登记、合同备案等方式实现版权的市场价值。建立全面的版权要素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增强版权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整合能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版权产业在文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据统计,当年中国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4%,到2014年已经上升到7.28%。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平衡有效的国际版权体系。近年来,中国政府全面履行了版权方面的国际承诺,与国际社会建立了广泛深入的版权多边双边关系,得到了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2012年,中国政府成功举办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来自154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和48个国际组织的721名代表通过协商谈判成功缔结了《北京音像表演条约》,体现了国际社会近年来对中国版权保护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树立了中国版权保护的良好国际形象。
多年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一直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成员国树立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为各自国家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充分贡献的理念。我们坚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中国版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版权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知识和创造力的潜在价值将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增强,版权保护必将为推动民族和国家创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希望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与国内外其他国家和朋友一道,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版权合作,改善国际版权环境,促进基于创新的版权产业发展,促进更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上一篇:新媒体平台才是体育版权的归属
下一篇:版权是微电影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