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商标案书已成定局:iPad的命运将如何?苹果
2021-02-07 15:13:07
以前要花15万美元,
现在它被索赔100亿美元。
IPad商标案败诉,
苹果只能花钱解决锁定危机。
诉讼律师苹果再次主动站到原告席上。可惜这次输了。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最近一审裁定,驳回苹果和知识产权公司对iPad商标案的请求。
与苹果竞争的是深圳台资企业唯冠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因iPad商标权归属问题被苹果起诉。它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显示器制造商,但在2008年因业务问题被宣布破产,此后一直停牌。2000年,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的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再次在mainland China注册了iPad商标——苹果公司很困惑,不确定它从前者购买的iPad全球商标权是否有效。
原来苹果花了一点小钱就错过了大事件。在苹果2009年推出iPad之前,一家名为“IP”的公司与唯冠的母公司唯冠国际达成协议,以3.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4万元)的价格从唯冠台北获得iPad的全球商标权。2010年以10万英镑(约合9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苹果——后来确认是苹果的“空壳”公司,以免太大。
这一点最终被唯冠的律师肖财源抓住了:IP公司授权代表的邮箱地址中标明的所有人可能根本不存在,“没有这样的自然人”。他是从苹果提交给香港高等法院的材料中得知这个疑点的。
唯冠深圳坚称自己是iPad在mainland China的商标权人,唯冠台北公司无权出售,因此iPad在mainland China的商标权不属于苹果,并向苹果索赔100亿美元。
这不是苹果第一次面临商标纠纷。在中国,苹果为iPhone的商标问题向汉王科技支付了2500万人民币,这笔商标转让收入也成为汉王2009年重要的非营业收入,占当年利润的近30%。在国外,苹果也因为iPad商标侵权而陷入困境。电脑制造商富士通于2003年在美国申请iPad的商标权。它的iPad设备比苹果平板电脑略小,但也有触摸屏和无线网络接口,主要是零售店员用来跟踪库存和销售的。去年3月,富士通与苹果达成和解,正式将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西门子也在2007年注册了一个iPad商标。但是,这个商标用于不同的产品类别——发动机和发动机。所以,这对于苹果来说不是问题。
面对可能禁售的谣言,经验丰富的经销商相信苹果会解决一切,不会感到紧张。
事情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深圳唯冠债务重组顾问、和君创投总裁李肃,一年前曾在博客上大骂苹果“以不道德、不正当的手段骗取iPad商标权”,此举并不公开。现在他告诉外界,唯冠正在和苹果谈判。“从我们谈判的基本情况来看,苹果确实是一家有容忍度、有风度、有规模的大公司”,他也看到了利益的表象。
苹果这次要多少钱?李肃只是唯冠的代言人和小股东,在净负债28.7亿元的唯冠国际背后,还有中国银行和8家债权银行,金额约1.8亿美元。这场官司是否胜诉,也意味着这些债权人能否得到足够的赔偿——苹果至少要让他们满意,才能达成和解。
看来苹果粉丝不用那么担心——无论如何,iPad在中国可能还是叫iPad。
苹果国外商标案
苹果VS思科
2007年,思科以iPhone商标起诉苹果,最终和解。
苹果VS亚马逊
2008年,苹果申请了“App Store”商标。亚马逊推出安卓AppStore后,苹果立即起诉,败诉。
苹果VS披头士
1978年,披头士指控苹果侵犯商标。苹果支付了8万美元的损害赔偿金,并承诺永远不会进入音乐行业。苹果推出iTunes服务进入音乐市场后,双方打官司,最终和解。
尚标商标转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