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金融服务实体新模式 加速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2021-02-07 15:14:01
原标题:探索金融服务实体新模式,加快金融科技产业整合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州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着力打造金融交易平台和金融功能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改革发展,不断完善金融规划政策体系,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在有效配置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广州开发区是广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科技创新引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域。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创新和金融资本的大力支持。早在2007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就根据广州开发区聚集科技企业和新兴创新企业的特点,启动了广州科技城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的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经过近10年的建设,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新路径,加快各类金融机构集聚,稳步增加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规模,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围绕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航运、航运空和科技创新枢纽,构建高端、优质、高科技、现代产业新体系。通过实施“金融+”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金融与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大金融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力度,使金融成为广州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部署和广州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从新起点出发,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和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发布了《加快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行动计划(2016-2018)》,提出了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未来三年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努力把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科技金融集聚区和综合金融创新试验基地,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
金融创新:扎根工业沃土,对接科技高地
广州实体经济实力雄厚,工业体系完备,背靠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具有发展工业金融的优势。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科技创新引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近年来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处于国家级开发区前列。广州开发区作为珠江三角洲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已建成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黄埔临港经济区等一流的创新发展平台,实现了全市区域GDP的1/7、工业总产值的1/3、出口总值的30%和实际利用外资,集聚了8500多家中外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0多家、外资企业5家以上有52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7家瞪羚企业和290家小型科技巨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华南地区最大的孵化器集群。
广州开发区产业基础雄厚,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催生了强劲的金融需求。2007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广州开发区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即以科技和金融为突破口,通过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率先探索广州开发区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
2008年,在市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广州开发区全面启动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并制定了《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发展规划》。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成为各类金融机构集聚的综合性现代金融功能区,各类金融服务活跃,以传统金融服务为支撑,以创新金融服务为重点,以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支撑,以前、中、后台金融服务为支撑。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被列入“十大新项目”、“广东省现代工业500强”。
如今,在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蓝图中,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一核两区”金融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州民营金融街、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区、增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并列为广州市六大金融功能区。
金融发展:十年探索,坚持服务实体与产融结合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以来,一批金融发展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引领全市金融创新发展,推动全市金融业创新发展步伐。
金融创新的步伐走在前列
率先设立区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早在2008年,广州开发区就率先在全市设立了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广州凯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注册成立,财政出资5亿元。凭借不低于1: 4的杠杆效应,联合国知名风险投资企业共同发起成立5支子基金,目前管理基金规模达到61.5亿元。两年来,广州凯德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和广州开发区政府投资基金相继成立,重点投资本地区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企业。
荣获广州第一个股权投资基地称号。广州开发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以引进和培育股权投资为突破口,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目前,全地区基金行业协会和国家发改委注册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66只,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50亿元。还有一批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规模达到210亿元,正在洽谈的股权投资基金超过300亿元,成为广州市股权投资机构聚集的核心区域之一,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广州市股权投资基地”第一名。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辐射全省。2012年8月,广州在科学城成立广州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全省三大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之一。四年来,广州产权交易中心在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融资产品、服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省10个城市设立了商务中心,5500多家上市展示企业覆盖全省,融资交易额超过790亿元。30多家企业成功转型为“新三板”,成为华南地区中小科技企业价值发现和融资交易的新平台。
在国内设立独家“青年大学生创业板”。2015年11月,由广东省团委和广州产权交易中心联合成立的“中国青年大学生成长企业市场”正式升级为“中国青年大学生成长企业市场”,为全国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提供孵化、托管、信用增级、融资、交易、退出等综合金融服务。目前,青创板上市项目近1700个,成功融资1.36亿元。“中国青创板”的成立,标志着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的“广州经验”将延伸至全国。
已成为全省三大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之一。2014年4月,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科学城成立,主要为各类基础金融资产、金融证券化产品以及基于基础金融资产开发的金融衍生品提供注册、托管、信息发布、清算结算等服务。目前已有50笔小额贷款资产备案发放,累计融资7.7亿元,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培育广州第一家创业板企业,资本市场企业数量占全市三分之一。2009年12月,开发区培育了广州市第一家创业板企业——广州杨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并带领广州上市“双百工程”。目前,广州开发区有40家上市企业,约占全市的1/3,成为广州上市企业最密集的地区。境内外上市企业募集的初始和追加资金近千亿元。“新三板”上市企业85家,其中创新企业9家,全市排名第一。
率先探索实施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新模式。广州首先选择科技企业集中的广州开发区进行科技保险试点。2015年4月,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落户科学城,探索了加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知识产权转让交易难、处置变现难等问题的新途径。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出的知识产权质押与信用增级交易(智信宝),可以有效帮助“高知”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融资、获得贷款。目前,已上市知识产权项目总数达到6781个,总成交额超过7000万元,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开发区还出台了《企业专利质押贷款支持办法》、《企业专利质押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支持政策。
广州产权交易中心创新推出“古龙通一号”纯股权质押融资产品、科技领军人才信用贷款、金融预付款信用贷款等新产品,满足区域内企业需求,进一步降低科技类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门槛。
中国最大的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在金融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广州开发区聚集了一批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等方面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其中广电快递是全球领先的货币处理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皇家银行科技是行业领先的ATM制造商和运营商。在领先金融设备企业的带动下,开发区聚集了一批与金融电子设备制造相关的企业,如验钞机、嵌入式POS机、税务电子应用等。,并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基地之一。
金融服务业扎根于该地区,并谨慎从事
丰富的金融服务资源。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市场功能进一步增强。吸引20多家银行在服务区设立70多家分支机构和网点,其中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设立科技分支机构。培育和发展新兴金融服务机构,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和融资担保公司,建设广州开发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引进广东互联网金融研究会,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支持服务。
凯德控股,区域科技金融全连锁服务平台。凯德控股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和资本运营的手段,依托科技园的实物载体,设立产业母公司基金、引导基金(子基金)、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为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分步支持。通过引入中科白云、茶桶、李丁等基金,基金总规模115亿元,到位资金40亿元。共有134家科技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基金投资。凯德控股形成了包括风险投资、新兴产业投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股权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层次的技术和金融服务体系。
广州科技金融路展示中心。依托广州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众多、创新创业活跃、投融资需求旺盛的事实,由广州市政府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成立的“广州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于2016年5月16日落户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投融资服务。目前,连续举办了7场企业投融资常态化路演,共有35家优质企业利用该平台进行了高效路演。
广州新三板企业路演中心。为促进广州新三板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对接,由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和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广州新三板企业路演中心于2016年11月4日落户广州产权交易中心,提供投融资对接、路演推广等全方位金融服务。目前,第一期常态化路演已经举行,5家新三板企业以“直播+在线”的形式同时向被审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开通同步直播。
广州开发区“融资交易所”工商金融对接平台。为加强区域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打造“融资交流”产融对接平台,打造优质政府金融服务品牌,通过建立规范的产融对接活动机制,有效提高融资对接效率。目前已举办8场不同融资主题的专题活动,约200家企业享受个性化融资对接,区域产业与金融对接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规划:建设国家综合金融创新实验基地
展望“十三五”,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全面提升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的服务水平、能力和效率,努力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综合金融创新实验基地,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
到2018年,“一核两翼多支点”的空框架基本形成,拥有科技金融、产业金融、互联网和数据金融等50多家金融机构和10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资本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和股权投资基地。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股权投资为核心、资本市场为导向、信用、投资、保险、担保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投融资体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能力和效率明显提高。依托金融创新服务区,有200多家企业在广州开发区上市,并在“新三板”上市。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上市企业超过8000家,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上市资产超过1000亿元,进一步增强了各大金融平台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
“一芯两翼多支点”
第一核心:着力打造以科学城为中心的广州金融创新核心区,发挥科学城总部经济区、商业中心、绿地中心广场、科汇金谷等金融集聚区的引领作用,加快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两翼:在知识城建设跨境金融创新区,在临港经济区发展以供应链金融和电子商务金融为特色的功能区;
多支点:打造科技大道——开创大道变成科技金融大道(金融创新大道),设立“科技金融大厦”,确定一批金融集聚区,做多支点实体空布局。
三大金融服务动能
加快科技金融发展,大力引进股权投资机构,推进区政府投资基金建设,鼓励孵化器经营者开展天使投资,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分支机构,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担保机构,创新科技保险和知识产权投融资模式。
优化产业金融发展,鼓励医疗器械和先进设备龙头企业设立独立融资租赁公司,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社会资本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围绕支柱产业集群发展供应链金融。
稳步发展互联网和数据金融,支持按规定建立互联网私募众筹平台和实体众筹平台,推进移动电商和大宗交易电商交易网络平台,大力发展“大数据+金融”,引进相关大型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大规模应用服务。
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源的关联
最近,国务院确定了首批28个双创新示范基地,包括17个区域示范基地、4个高校和研究所示范基地、7个企业示范基地。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园区被列为区域示范基地,正式纳入国家双创新战略体系重点领域。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将积极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加快科技与金融融合。
着力引导风险投资集聚发展。探索R&D基金的投资机制,如“以贷代贷”、“以投代贷”、无偿补贴与有偿补贴并行、前后结合等。大力发展以天使投资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投资,设立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开展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加强区域天使投资联盟。鼓励企业引进投资,对孵化期、初创期和早中期完成众筹平台风险投资或股权投资引进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
全面提升多维金融服务质量。创新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探索投贷联动业务和风险补偿基金池业务。完善企业上市和上市全链服务,推动企业加快上市,实现行业整合。推动债券市场创新发展,促进多渠道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和完善科技小额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审批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加大对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外贸进出口、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依托各类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行业协会,推进融资担保机构专业化经营和业务创新,推进小微企业保险服务融资,引导企业利用保险产品进行信用增级。
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上市、交易和孵化,将广州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的综合应用平台。支持广州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中国青年创新板”,为中国青年大学生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解决知识产权转让和处置问题,支持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开展一系列以知识产权质押为重点的信用支持业务。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立科技金融信用体系,搭建投融资、信用、金融服务外包、技术支持等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政府科技和产业基金投资方式,加强对新R&D机构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通过风险投资、股权补贴、信用风险补偿、贷款利息补贴和绩效奖励等方式全面支持其产业化。广州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分中心成立,是与各种社会组织分步共建发展,全力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快速发展。打造凯德金融控股集团,支持凯德公司整合技术和金融板块重点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优秀金融服务平台。
优化环境:构筑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2016年3月,广州开发区出台了《广州开发区黄浦区推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实施办法》(穗关凯办[2016]26号)。以科技金融、产业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引进重点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企业和融资担保、金融租赁和金融服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投资实体经济、创新创业。
重点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企业最高可获800万元
在区域内新设立或新迁入后三年内符合相应资产规模条件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企业股权投资企业,按注册资本奖励100万元至800万元;增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可按相应档次获得结算奖励。合伙制股权投资企业,根据委托管理资金规模,给予100万元-600万元落户。
上述结算奖和业务贡献奖的30%必须由企业按照内部管理制度奖励给企业管理团队;其中20%必须授予专业人士。
经济贡献奖励
组织每年对本地区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企业的业务收入和投资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其对整个地区的经济贡献给予奖励。
金融机构投资者最高奖励100万元
获得广州开发区投资者称号的投资者,给予不超过上一年度工资30%的奖励(税后),最高可达100万元。
金融机构重点人才年薪补贴3.6万元
对于合格的金融机构,每年给予2名重点人才和专业人才一次工资补贴,最高工资补贴3000元/月。
1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地区引导参与资金不低于1亿元
给予不超过10%的上级财政资金投入,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本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区引导基金可以参与投资,每只基金的股份金额不低于1亿元。
股权投资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60万
最高风险赔偿200万元
区内股权投资企业投资的区外企业迁入区内一年以上的,按股权投资企业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元;搬迁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三年内进入最高水平的,每持有10%的股份奖励10万元;企业三年内入市,每1%股份奖励50万元。
鼓励区域内股权投资企业投资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按项目累计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同一项目投资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因投资失败造成投资损失的,赔偿投资损失的30%,单个项目赔偿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金融服务机构奖励最高100万元
具有一定规模和能量水平的公认资产评估和信用评级机构,以及金融信息和数据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财富管理、金融培训和认证等。,将获得30万元至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每年向通过区财政部门考核的金融行业协会、学会、研究机构、创新联盟等组织发放10万元。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业务奖励最高可达200万元
该地区融资性担保公司将获得中小科技企业年度担保金额1%的奖励,最高可达200万元。
融资租赁企业奖励和业务补贴最高可达250万元
每年根据当年的营业收入、资金投入等指标对区域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行排序,排名第一、二、三的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10万元。
区内融资租赁企业购买区内企业生产的设备,给予融资租赁企业不高于合同金额0.5%的补贴,单个项目补贴不超过200万元。
获得融资租赁企业经营规模奖和融资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奖的区域内融资租赁企业,按市奖励金额的50%给予配套奖励。
办公空间补贴高达100万元
重点金融项目和股权投资企业购买办公用房自用或购买土地自建办公用房的,按办公用房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1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重点金融项目最高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其他金融项目最高补贴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
个人使用的办公用房在金融集聚区租赁而未转租的,按三年内每月3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贴,重点金融项目最高补贴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其他金融项目最高补贴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
精准支持:全程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政策支持
广州开发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支撑,遵循企业成长规律,制定实施一系列投融资支持政策,构建以《广州开发区黄浦区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实施办法》为主导的“1+N”金融政策体系。区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科技金融发展资金,为中小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提供金融政策支持,努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市场融资
市区上市企业最高补贴600万元。广州市财政局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新上市的广州企业一次性补助300万元;广州开发区对上市企业最高补助300万元;对新迁上市企业,上市企业管理团队给予100万元奖励。
市区新三板企业最高补贴420万元。广州市财政局对已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广州市企业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广州市科委对完成股份制改造的科技企业补助20万元,与券商签订“新三板”推荐上市协议补助50万元;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对首次在证券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补贴;广州开发区对“新三板”上市人员最高补助100万元,对最高层上市人员追加奖励50万元。
广州产权交易中心在市区补贴最高70万元。广州市财政局对进入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上市交易的广州市每家股份制企业一次性补助30万元;广州市科委给在科技创新板、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上市的股份公司补贴10万元,有限公司补贴5万元;广州开发区给予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上市公司、有限公司最高1.5万元的补贴,给予上市股份公司最高30万元的补贴。
十项融资补贴政策
广州开发区设立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覆盖整个成长过程的融资支持体系,包括融资激励、M&A中介服务补贴、M&A贷款利息补贴、债券发行补贴、科技保险补贴等。单个企业可申请的各项政策补贴总额高达763万元,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上市企业再融资的,按实际募集资金的1‰奖励,最高50万元。新三板企业增加融资,按实际筹集资金的1‰给予奖励,最高20万元。广州产权交易中心上市企业股权质押融资贴息高达10万元。鼓励企业进行并购,并给予50%的M&A服务费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30万元,每个企业每年补贴金额不超过50万元。根据M&A贷款项目,将给予每年1.5%的贷款折扣,最高可达100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并根据融资金额分阶段给予贴息。债券市场每个企业的年贴现利息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上一篇:2016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合格分数线确定|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下一篇:王健林万字演讲剧透万达体育小目标:4年后利润超十亿|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