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万事惠一站式服务平台!

  • 热线电话
  • 0755-83675288 13560715488
  • QQ
  • 省钱省心
  • 专业高效
  • 一对一服务
  • 安全保密

王健林万字演讲剧透万达体育小目标:4年后利润超十亿|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2021-02-07 15:14:01

新华网12月4日电12月4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第七届财新峰会暨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从世界体育产业的演进中展望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首次揭示万达体育新的打法。王健林表示,万达体育的目标是在2016年全球聚合报告中实现好看的利润,2020年的净利润至少要达到10位数。

以下是全文记录:

各位嘉宾、朋友,很高兴参加中国体育产业论坛。借此发言机会,我将梳理一下万达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路,给大家做个汇报。从三个方面谈:

一、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体育,竞技体育,发展最早。大约1100年前,古希腊就已经有了竞技体育。我们可以从电影、电视或文学作品中看到,3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有很多竞技运动。

慢慢的,竞技体育逐渐演变成了体育产业,不同于体育产业。体育的商业化起源于欧洲的足球俱乐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美国,在过去的50年里,体育产业发展到了顶峰,使体育和商业充分融合,成为真正的体育产业。

世界体育产业包括相关产业的总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全球从业人员近1亿人。这个规模很大,可以算是一个大产业。

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四种。

1.体育与商业的融合。体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体育和商业的结合只是在最近几十年才达到顶峰。从活动标题、服装赞助、形象代言等。,可以说商业渗透到了体育的方方面面,甚至“商业绑架了体育”,也就是体育要为商业服务。目前各大赛事要考虑到全球转播时间进行调整。欧洲的职业足球联赛要考虑亚洲的观战时间,比赛要在中国的观战时间进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转播权是高价出售的。现在的体育必须从商业的角度考虑。可以说,商业渗透到所有竞技体育,渗透到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

2.体育与媒体的融合。过去,媒体报道体育是为了从体育赛事本身筹集资金。央视以前报道比赛,比赛主办方要交钱,海外媒体也要交钱。但是慢慢的,媒体报道说他们要自己掏钱去看体育赛事,而且越掏钱越多。媒体将体育赛事作为媒体的核心资源,这一点越来越明显。比如以万达为代表的2018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在赛事媒体报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比如在亚洲,一种是所有媒体打包出售,一种是分为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移动媒体、场馆媒体等等。如果媒体花费少,可以买其中一个转播权,电视买电视媒体,手机买移动媒体,印刷买平面媒体。媒体购买这些转播权时,无法进入会场,需要收取额外费用才能进入会场,根据地点在会场标注不同的价格。进入后,有采访权和没采访权是有区别的,价格也要区别对待。没有采访权的记者可以进去拍一张,但是要采访两句,不好意思!你得额外付钱。

媒体与体育赛事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体育赛事成为各种媒体的核心资源。传媒业已经从一个综合媒体逐渐细分为一个专业的体育媒体,比如电视的一个频道或者成为一个专门的体育电视台。在国外,专业体育电视台的价值非常高,甚至超过了一些新闻电视台,因此体育与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刺激旅游消费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旅游业最好的方式就是体育赛事。比如,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两种活动是什么?是奥运会和世界杯,尤其是世界杯。这两个体育赛事的竞争超过了所有其他活动的竞争,这两个体育赛事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超过了所有其他活动,包括大型峰会、商业活动、美食节等。,这完全是这两个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两个项目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你所见,不完全是经济实力,而是各种因素竞争的结果。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在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的决赛中输给了卡塔尔。这背后有很多综合因素。为什么要努力争取这些顶级赛事的举办权?因为这些体育赛事不仅有眼前的产权收益,比如奥运会、世界杯都不会亏钱。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没有亏损过,世界杯也没有亏损过,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赚钱事件。组织者不仅可以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的后遗症是显而易见的。世界杯结束后,奥运会结束后,会有很多后遗症,因为主办国很有名,会有很多人去旅游。因此,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越来越大。

4.体育与发展的融合。体育成为国家特别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载体,甚至成为低成本发展的借口。城市利用体育竞赛提高公众幸福指数相对容易。比如巴西就以里约奥运会为借口,铲除了很多黑社会顶上的违章建筑,甚至动用了军用坦克。如果是正常的话,大家可能意见很大,但是政府说我想办奥运会,需要保证奥运会的安全。雅典奥运会对希腊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城市建设的巨大影响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体育运动,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了区域发展的契机。

二、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1,差距巨大。从国家发展来看,体育产业处于高端水平。人们首先追求温饱,然后追求温饱之后的娱乐。娱乐需求满足后,就要去旅游度假。体育消费是在这些水平之上的一种消费。还有一种说法是“花钱买罪受”。比如铁人三项,我苦于花钱,乐在其中。我真的很佩服热衷于铁人三项的人。35-45岁的人是铁人三项最大的参与者。中国体育产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体育人口。美国的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75%,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占中国总人口的70%。根据官方公布,中国体育人口比例为30%,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体育爱好者。我对这个数字有些怀疑。现在中小学不敢搞体育,怕伤到自己。这个体育人口数据是怎么出来的?国外的体育人口是常年锻炼的人数,而中国可能一年不能参加几次体育运动。即使30%的数据是现实的,与欧美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第二,行业总量。美国体育产业是指体育赛事、体育经济和体育传播三个方面,不包括运动鞋和运动服等相关产业。美国体育产业总量接近5000亿美元,体育约占GDP的3%;日本体育产业占GDP的2.6%;至于中国,就像刚才胡舒立主编说的,包括体育相关行业,占7%,但不包括鞋服等相关行业,我预计在3%以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个GDP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但是我们的体育产业落后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总量太小。

第三,人均支出。人均支出是指花在体育消费上的钱。中国的人均体育支出大约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如果说欧美人吃肉,热量高,必须消费,可比性不大,那么我们的邻国日本和我们一样,吃的是草,但是日本的人均体育支出是中国的40倍。体育消费是所有消费中较高的一个层次。对于中国来说,体育消费刚刚诞生,潜力巨大。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二元性的,差距是潜在的。

第四,体育设施。这个差距更大,中国人均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以大众体育足球为例。根据我自己的研究,美国平均每4.6万人就有一个标准足球场。我们应该知道,在美国,足球不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仅次于橄榄球、冰球和棒球。以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平均有3.8万人拥有一个标准足球场。而中国是多少?超过13万人拥有一个足球场。我们在世界最热门的运动项目上还是有这么大的差距,篮球、冰球、自行车更不用说了。说到自行车,前几天刚宣布了广西自行车赛。世界上有300多个职业自行车手,但只有一个美籍华人自行车手。国内只有一个A级标准自行车场地。所以我们有一个追求,就是在中国再建一个A级自行车馆。当然,体育设施的缺乏可能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但是我觉得如果足球场不能打,中国足球就很难打了。

2.体制落后。这是给体育行业的。如果从事职业体育,国家体制还是挺好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体育越来越受到产业支撑的情况下,用职业队制度来管理产业化的体育,显然是滞后的。

3.比赛太少。因为体育产业化不好,我们现在更多的依靠政府来支付体育赛事的费用。中国的体育项目很少。到什么程度?比如我去年去了波士顿,被邀请去美国哈佛大学讲课。那天晚上,也就是星期四,他们邀请我去看了一场足球比赛。我说你周五周六怎么没到,周四第二天还要上班,足球场离市区差不多40公里,这么远。波士顿是美国东部最大的城市,有几支球队,一周6场,足球、冰球、橄榄球等等,每周休息一天。不管什么样的粉丝,都能有比赛看。他们输赢当然有开心的,也有不开心的,但总体来说,他们的运动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里的体育赛事很少,所以我说我们中国的体育幸福指数也低。

三、万达体育产业的实践

万达体育产业很关注,怎么才能搞体育?分为四个方面:

1.扩大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国际体育组织最早成立已近200年,很多都有100多年的历史。因为一战二战,这些国际体育组织的总部大多在瑞士,因为瑞士保持中立。由于这些体育组织这么多年的发展,世界各地体育的项目、规则、利益和模式已经基本确定。后来的国家很难重新建立规则,基本不可能重新建立国际体育组织。但很多国际体育组织的话语权并不匹配国家的地位和实力,实际上是被那个体育组织中的一小部分人所控制。在2022年足球世界杯的比赛中,美国足协申办委员会告诉奥巴马,绝对是赢了。卡塔尔无法参加7月份的世界杯。卡塔尔七月份的温度超过50度。怎么玩?不可能,只要你在场,演讲一定是我们的。奥巴马飞过来,结束演讲,投票。傻,卡塔尔拿到了。还有英国和俄罗斯争夺冬奥会,欧洲那么多国家和体育设施支持。比赛的最终结果被俄罗斯拿走了。所以很多体育赛事的竞争,体育利益的博弈,并不代表一个大国说了算。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来扩大和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我们以与国际世界组织的合作为万达体育的重点,通过国际体育组织获得体育赛事的授权,拥有体育赛事的IP。

比如12月1日,我们刚刚宣布广西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落户中国。参加本次比赛时,按照规定只能申办几年的洲际比赛。我们会告诉他们,你们的运动要扩大,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文化的发展靠表演,体育的发展靠比赛。比赛来了,运动员才能上来,职业体育才能发展,我国职业队的建立才能推进。后来,他们赢得了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这是亚洲唯一的世界级公路自行车赛事。今年年初,我们与国际篮联签约,成为未来17年国际篮联唯一的商业伙伴。我们有四个篮球世界杯,包括2019年在中国举办的世界杯的所有商业开发权。到时候,我们会把相应的权利卖给谁多付钱。这是我们体育发展的一个实践。

2.开展国际产业并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国际体育赛事及相关公司的基本产业结构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进入这个领域,获得这个领域的话语权。所以几年前我们想收购一家比较大的体育公司,帮助我们获得经验,所以三年前我们花了10亿欧元收购了欧洲最大的体育公司盈方。其实万达的体育产业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合并后我们知道了体育产业是如何发展的,从而建立了体育产业的人脉关系,赛事组织的经验等等。然后他先后收购了美国的WTC和法国人的拉加德。经过一系列的并购,我们开始逐渐将国外的优秀赛事搬到中国,登陆中国。这样,万达的体育产业是通过并购发展起来的,未来我们会把国际体育公司并购作为万达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现在还远远不够。很多优秀的赛事都在别人手里,你拿不到。例如,每个人都喜欢网球。中国也培养了曾经世界第一的女运动员,但是五大网球项目都在别人手里,这方面还要继续发展。

3.介绍国际大赛。我国体育项目少,怎么办?我们能从头开始自己做吗?当然可以!但是培养一个事件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比如现在国内没有重大国际比赛。80年代有一次邀请赛,不是A级比赛,叫长城杯,打了5年就没了。目前中国国足除了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没有任何竞争的机会,也就是没有任何与对手竞争的机会。我该怎么办?你觉得这种比赛等得起吗?等着我们从头开始一个游戏,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所以我们会和亚、欧、非、美的足协商量,然后向国际足联申请在中国举办一个中国杯,邀请世界各国的国家队来参赛,这样就可以和大师赛一较高下了。但是不能请顶尖的专家,怕失去信心,所以只引进“比较强”的队伍参加比赛。

再举一个“环桂之旅”自行车世界游的例子。我们与国际自治联合会也有着良好的关系,并获得了授权。最大的好处之一是,每当建立一个新的竞争对手时,知识产权就是我们自己的。比如我们在亚洲代表国际足联的转播权,签了十年谈了很难受,然后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一定要引入竞争,打造万达自己的IP竞争主力。我们收购了WTC,世界上最大的铁人三项公司。我们今年已经在中国举办了两场比赛,明年还将举办更多的比赛。我们刚刚与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签署了一份合同,成为未来20年的独家业务伙伴。基本上就是这种打法,逐渐把重大体育赛事带到了中国。通过落户万达,万达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万达以后举办十到十二个体育赛事,每个月都有体育赛事,这个价值会很高。

4.体育公司继续盈利。为什么要谈这个?不管你怎么说,既然叫体育产业,盈利就是公司的主要目标。当然,这种盈利方式的来源是特定的,就是选得好,但你无论如何要盈利。我曾经说过,一个企业不盈利是不道德的。不盈利就亏本。这不是公司,会很难发展。那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办个社团?别误会我。俱乐部建设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万达体育公司的目标。因为现在很少有俱乐部盈利大,不管什么球类。NBA很赚钱,但是NBA每个俱乐部都是勉强糊口。足球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欧洲,一个足球产业超过所有体育产业的体育收入总和。你知道世界杯的收入远远超过奥运会吗?一届世界杯收入60亿美元,每届还在增长。一个欧洲杯收入40亿美元,体育产业很好。如果你去看看欧洲俱乐部,利润很小,最多也就是持平。不好的话,股东就要贴钱了。所以,我们是“不看脸,只看银”。当然,我们必须做繁忙的事情,但如果我们很忙,我们必须赚钱。所以我们是象征性的在做,但并不以此为主要方向。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个?人们不理解,认为体育产业是俱乐部,这是大错特错。体育产业主要从事体育赛事,体育经济、商业、媒体等从体育赛事延伸出来,是真正的体育产业的主要方向。

万达的目标是在我们2016年的全球合并报表中实现一个好看的利润,2020年的净利润至少应该是10位数,或者几个10位数,让万达体育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为中国资本市场贡献一个具有独特性、高价值、可持续盈利前景的优秀公司。这是我们万达体育的目标之一。

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和大家聊了一下,为什么万达体育产业这几年要这么做,为什么三年前要收购国际体育公司,我们现在怎么做,怎么看。事实上,我们体育公司非常反对我做这个演讲。为什么?他们说:“别说主席了。你一讲,别人就学会了。”。后来我告诉他们,没事的!如果我们能向别人学习,这家公司就没有竞争力。所以,今天,我们将充分披露我们的想法和所作所为。

谢谢大家!

上一篇:探索金融服务实体新模式 加速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下一篇:入世十五年来到新节点 中国敦促美日欧遵守世贸承诺|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版权所有:深圳万事惠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53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41065号

初步创业计算器

您的需求 :

您的昵称 :

您的手机 :

微信或QQ :

报价有疑问?完善以上信息

让我们更了解您的需求优先为您解答

您的创业初期预算 2326

成本费:111

人工费: 111

刻章费: 111

以上费用为所有范围整体估算

实际费用根据您所需办理的需求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