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第三次修订 将解决商标注册周期长等问题
2021-02-07 15:22:39
9月7日上午,“国际商标法律实务论坛”召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副局长李亚力在论坛上透露,中国现行《商标法》于1983年3月1日生效,并分别于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200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启动了第三次修订。自今年9月2日起,《商标法》第三次修改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将于今年10月8日到期。
李亚力认为,《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旨在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商标确认程序繁琐、商标注册周期长的问题;二是解决异议程序滥用问题;三是解决商标侵权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
根据征求意见稿,任何能够区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商品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立体标志、颜色和声音,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都可以申请注册为商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军徽、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与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的名称、图形相同的八种标志,不得作为商标。
加强对网店的监管,删除近4万条非法商品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购,网络商标侵权也时有发生。在昨天的商标典型案例论坛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商标监督管理司司长张表示,2010年,中国网上购物人数为1.85亿,40.6%的网民将在网上购物,这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部门也在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张表示,去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发布《互联网商品交易及相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今年5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跨省互联网商品交易及相关服务违法行为查处工作的意见》,有效解决跨省网络案件查处和冲突问题。此外,她还透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网上商品交易及相关服务行为电子证据获取程序》,并努力加快颁布,为规范网上商品交易行为和查处网上商标侵权行为提供依据。
自2010年11月以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大量通过互联网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案件。截至6月底,全国各级工商部门共检查网上网站504728个,现场网站130668个,删除违法商品信息38446条,关闭违法网站1199个,责令整改网站6895个,查处网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案件851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7起,其中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449起,移送案件30起。
张表示,各级工商部门将探索“管网”之路,建立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者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购物网站检测,通过信用管理手段对网络商品交易及相关服务行为进行监管。今后,SAIC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通过互联网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的行为。
展厅花絮
"空中"紫薯
9月7日,中国商标节展厅里的许多新奇事物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在金堂展厅前,我看到白色的木架上挂满了藤叶,而紫色的土豆挂在架子下面,绿林树下也挂着两个花盆。“它像一个葡萄架。是紫薯还是葡萄?”很多市民都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参展商工作人员郑劲松告诉《成都商报》,这些紫薯是他们无土栽培的,都是通过营养液吸收养分,营养液放在“葡萄架”下的白色泡沫盒里。“无土水培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土壤传染病,而且种植的紫薯中含有什么微量元素也很清楚。”(成都商报记者魏延)
www.86sb.com/topic/1.html www.86sb.com/topic/3.html www.86sb.com/topic/4.html www.86sb.com/topic/5.html www.86sb.com/topic/6.html www.86sb.com/topic/7.html www.86sb.com/topic/8.html www.86sb.com/topic/9.html www.86sb.com/topic/10.html www.86sb.com/topic/12.html www.86sb.com/topic/11.html www.86sb.com/topi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