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把握三个关键,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1-02-07 15:37:22
省委书记、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肖
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省委书记徐寿生近日对致公党湖南省委“以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为突破口,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提案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我省要把更多的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目前,我省知识产权转化应用效率不够明显,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利用率低,主要源于四个原因:一是转化意识不强。科研人员往往以获取科研成果、发表科研论文、评定职称为科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却没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意识不强;第二,转化动力不足。由于激励机制不到位,创新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对称,政策法规执行存在制度和制度障碍,科技人员难以通过发明创造合理合法致富;第三,转型服务的缺失。缺乏高效透明的转换交易平台和高端知识产权运营人才,难以支撑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第四,改造保护不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严格,法律规制失灵,市场规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在全社会增强知识产权使用意识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三个关键点:
一是抓住“带动转型”的关键,创新知识产权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创新成果与市场对接,知识与财富对接。具体到法律层面,要改革现行商业登记制度,承认非现金登记,以知识产权使用权登记,明确无形资产税收政策。具体到政策层面,要改变高校和科研院所重视创造而忽视应用的评价指标,把知识产权转化的有效性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评价体系和科研人员绩效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保证知识产权转化的必要条件,改变现阶段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中的“两张皮”现象;要创新收入分配机制,允许和鼓励科研人员以发明人身份利用知识产权自主创业,将科研人员作为知识产权转化和应用收入的重要分配主体,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
二是把握“服务转型”关键,打造高效透明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我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15年底,旨在有效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创新资源、项目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模式,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创新创业实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转化服务,使技术、人才和资本在交易中心高效对接。此外,还需要建立知识产权项目库,引导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让“沉睡”的知识产权走出“深闺”,实现商业价值和工业价值,产生有形的经济效益。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复合型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破单一代理服务,向高端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
第三,把握“保障转化”的关键,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国际通行的规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局限于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为了充分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积极应对“一带一路”战略,湖南必须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有效保护知识产权转化过程中所有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要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示范州、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特别是要加强园区这一企业集聚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把园区打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洼地。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维护创新者的权益。建设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知识产权专业执法队伍,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渠道和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援助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援助服务,支持更高层次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上一篇:商标起名有哪些技巧?
下一篇:耐克商标的发展历程来看商标价值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