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品牌富了一个村
2021-02-07 15:38:09
(原标题:一个品牌富在一个村)
贵港市港北区青峰镇李霞村村民李艳秋,在秋天5.6亩富硒无公害优质谷净收入12000元的时候笑了。和李艳秋一样快乐的是,这个村子里有500多名农民。去年,村里开发了1300多亩无公害优质大米、苦瓜、西红柿等富硒农产品,让大家都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真没想到,家里的饭沾了富硒品牌的光。”李艳秋说:“种一颗富硒米不比在广东打工差。”
土地还是那块地,大米还是那种大米。一亩地如何产生三亩地的效益?本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和科技优势,大力打造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经济效益突出。
该地区位于荀彧平原核心区,水资源丰富,环境优越。蚕桑、水稻、双高甘蔗、四季蔬菜、家禽等十六种优质特色农产品是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站稳脚跟,因为有特色无品牌的困境,导致群众增产不增收。
近日,记者在港北区1300多亩富硒农产品示范区采访,看到富硒蔬菜的大棚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黄瓜、苦瓜、茄子、西红柿的枝干都被盖住了。夕阳下,果蔬变得金黄,丰收在望。
“在政府资金和技术的帮助下,该村统一开发富硒资源品牌,创建了富硒农产品种植(核心)示范区。”李霞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主席李元军掩饰不住他的激动。“凭借品牌优势,富硒生态农产品价值不菲,价格比普通的贵一倍多。全村人都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该区加快建立了青峰镇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区和钟离乡冯刚瑶山鸡生态养殖示范区两个自治区级特色(核心)示范区,投资980万元支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注册19个农产品商标,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投资2000万元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标准化生产。
技术实力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关键。以农产品深加工园区为载体,区内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23个项目。组织新专业农民进行5次专项培训,提高农民创造、发展和应用品牌的意识。
该区青峰镇六五山生态油茶协会会长莫元吉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的技术指导,生态种植油茶2300亩,注册的六五山生态油茶品牌名气很大,受到南宁、广州等油茶加工企业的青睐。“如果你还没定下来,订单就来了。”莫元吉高兴地说。
资金投入有限,光有资金支持是不够的。通过打造平台,引进和吸收社会资本,打造知名农业品牌,是该地区的亮点。
“鸿丰”无公害优质大米享誉区内外,年销量3.1万吨。鸿丰米业有限公司经理邓雄芳一提到品牌创建就激动不已。
自2014年以来,在政府的指导下,公司自筹资金970多万元,新建两条生产线,建成4000多吨的储粮仓库。公司每年加工优质大米3万多吨,红丰品牌逐步推出,产品销往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
目前,该区通过2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整合资金3.6亿元,通过深加工开发新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重点培育红枫、冯刚等9个特色现代农业品牌,通过品牌化推进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知名品牌效应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的供应商上门寻求合作。品牌是一面旗帜,给一个村庄带来财富。
目前,该地区有17个知名农产品品牌,9个注册地理标志。优质特色农产品面积近18万亩,产值12.9亿元。产品远销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有的还远销港澳台等地区,甚至出口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上一篇:古美朗姆酒商标纷争再起波澜
下一篇:商标起名不能忽视的两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