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税技巧」税总解读税收政策:公平赋税惠及百姓
2021-04-16 16:38:13
记者26日从商务部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失业人员等重点项目群体的企业家就业,国家出台政策继续完善税收政策,支持和促进企业家就业。与原政策相比,对开放政策的支持范围有所扩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局长昨天(27日)对政策做了详细说明。
4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将2013年初到期的支持和促进重点项目组企业家就业的税收政策延长至2016年12月31日,并提出了完善该政策的措施。合理合理的避税技巧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丛明表示,原政策对享受该政策的企业范围做了明确规定。其中,为个体户、纺织、商业和出售资产、转让农业土地所有权、时装业,不含房屋中介、健身中心、按摩、网吧、氧吧;从事时尚、房屋中介、按揭、健身中心、按摩、氧吧的服务企业不在企业就业范围内。
“改变后的新税收政策取消了这些企业限制,并为所有市场实体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公平和综合的税收自然环境。”聪明说。
中华民族促进企业家就业的税收政策的主要细节包括:对于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合理的避税技巧应按照每年8000元的额度扣除每户前夕应缴纳的具体增值税;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企业、街道社区等具有原材料实物属性的单一零售行业,对已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从业人员,按照具体从业人员总数实行配额制,并按顺序抵扣增值税。配额的国际标准是4000元,上下浮动20%。
企业按原政策享受税收优惠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倒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国有企业(即工厂办的大型集体企业)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其他享受不到扶贫保障且失业一年以上的城市登记失业人员。
“改变后的政策将上述四类人群改为一类,即在公共就业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群,进一步消除了就业各领域的身份歧视,有利于凸显企业就业税收政策的有效性。”聪明说道。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原政策明确规定,对就业困难的个体户,按每户每年8000元给予减税额度;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给予4000元的限额减税,各省市可上下20%。修改后明确规定,除了国家给予的限额减税外,大部分中央政府还可以按时给予比现在更大的税收优惠。
此外,原政策性扣税范围包括增值税、城建工程维护税、教育费附加、
、
;变更后,在原扣税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部分教育附加费。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对残疾人就业实行了一系列税收政策,包括税务机关根据具体单位安置的残疾人总数,以及金额是否需要征收退税率或降低增值税等。现阶段,将向有关机构报告,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聪明也介绍了。
上一篇:「个税如何合理避税」北京国税权威发布:生活服务业营改增税收指引
下一篇:「小规模合理避税」预缴增值税用哪个?应交增值税与未交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