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年金税优惠实行一年 为什么企业还观望
2021-04-16 16:26:09
自2014年1月1日起,企业年金或足球运动员年金建设期内的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实行延期纳税优惠政策,已实施一年以上。
延期纳税
实施一年后的消费市场运行如何?
一些政府机构的实地调查报告显示,消费市场的化学反应平淡无奇。在此之前,已经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社会福利的企业,只有1.5%按照改革进行了相应的变动;改革出台前未向职工提供补充养老社会福利的企业,只有3%开始实施补充养老计划;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对此,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的一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企业和个人都对个人所得税递延养老保险政策寄予了横向期望。参加实地考察的员工有60%以上愿意购买递延所得税年金的产品,近70%的企业考虑引进该产品。
2013年初,司法部、专业知识国务委员、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企业财务年金和税务年金》
《关于疑难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13〕103号,以下简称103号),对企业年金和足球运动员年金,即企业(和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在个人工资计税数的4%以内的部分,给予递延所得税,直至收到年金为止。
103号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今年年初,也就是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出台近一年前,独立的实地调查机构美世公司(Mercer)发起了“企业年金延期纳税政策对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以及对老年人延期纳税产品的预期消费市场的实地调查”,了解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一年后消费市场的变化。
共有133家企业参加了实地考察,其中55%来自制造业、物理化学、石化和信息系统与通信企业,其中40%以上拥有1000多名员工。
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一周年之际,消费市场的化学反应平淡无奇。在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之前,只有1.5%的企业根据改革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然而,在改革前没有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金社会福利的企业中,只有3%开始实施补充养老金计划。大多数企业还在观望。
在税收优惠政策颁布前,参与实地调查的企业中,约有25%实施了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其中40%以上以企业年金的形式运营。税收优惠政策颁布后,这些企业中有15%改变了企业年金计划,主要是通过改变支付顺序和比例,使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所得税延期政策并没有在消费市场激起波澜。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除托管定额外的所有与企业年金相关的业务定额,包括董事会、理财管理人员和账户管理人员。2013年委托管理资本金额达到1020亿元,是首个委托管理资本超过1000亿元的外国财团法人政府组织。
据公众反映,一方面103号通知给予的递延所得税优惠至少涉及个人应税工资的4%,即使提高4%,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个人变动的动力系统可能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103号文件只给所得税优惠。即使个人有权力体系,建立企业年金的关键意愿也来自于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企业缴费,企业就不会建立员工年金动力体系。
到目前为止,企业年金的部分企业缴纳税仍按照2009年旧的明确规定执行,即“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的规定”。
《关于政策难点的通知》(财税〔2009〕27号)明确规定,企业为在本企业工作或就业的全体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5%,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
对于没有实施任何补充养老社会福利的企业,实地调查结果显示,不建立补充养老方案的环境因素较多。企业最关心的是生产成本,其他环境因素包括消费市场普及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
“这是他将为那些希望变得积极进取的公司所做的,这意味着只要有一点点希望,他们就可以尝试。”默瑟认为。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全省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有72171家,参保职工2210万人,累计资金7092亿元。相比之下,2013年初统计显示,66120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2056万职工参加,累计资金6034亿元。理论上,2014年前三季度,建立年金的企业数量增加了6051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历史数据,2013年新增企业11383家。
企业年金(包括足球运动员年金和社区年金)是中华民族养老体系中的第二种支持,与个人医疗保险(包括个人延税医疗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年金)一起作为第三种支持,基本上是对第一种支持的补充。由于医疗保险存在制度碎片化、城乡差异显著、覆盖面较高、基础统筹水平较高等问题,商业保险可以参与的第二次支持和第三次支持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
今年8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加快现代政策性零售业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到,要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递延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此,企业和个人都对税收优惠政策寄予了横向期望。
参加美世现场调查的员工普遍对延税年金产品持欢迎态度,参加现场调查的员工中有60%以上愿意购买延税年金产品,愿意投资的资金标准差约为年薪的6%。
同时,近70%的企业会考虑推出该产品,这些企业中约有70%至今没有实施补充养老金计划;大多数已经有补充养老金计划的企业将相应地改变它们原来的计划。
对此,美世中国养老金讨论副总监蔡表示,员工愿意借助税收优势为自己做养老金存款是一个极好的现象,但税收递延年金政策涉及员工个人存款,与企业融资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金或存款社会福利无关。
蔡认为,中国人的财税老龄化缓慢,社会上医疗保险严重不足,使得从业人员对养老补充社会福利的需求产生厌恶。完善的整体薪酬体系是大势所趋,这对企业服装品牌的建立和员工的娱乐都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养老金或存款计划是整个薪酬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至于留住关键员工,如果企业只在老年人年老时提供补充性的社会福利,不仅会面临来自金融舆论的巨大压力,还会引起员工的反感。
上一篇:「报税的基本流程」两部门试点车辆购置税电子完税办理车辆登记
下一篇:「最新报税流程」两部门明确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