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英知识产权沙龙:版权遇到网络 机遇和挑战并存|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2021-02-07 15:13:50
12月6日下午,第17届中英知识产权沙龙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英国嘉宾国展台举行。英国知识产权局局长肖恩·丹内利(Sean Dannelly)和中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俞慈克在沙龙上致辞。
在英国知识产权局国际政策部主任亚当·威廉姆斯、国际出版商中国版权保护联盟(IPCC)主席张玉国、英国唱片工业协会公共事务部主任伊恩·莫斯和英国知识产权局版权与执法部主任罗斯·林奇的主持下,分别讨论了数字环境下版权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环境改变了工业发展的模式
数字化环境给音乐、书籍等行业带来了模式的改变,改变了受众的习惯,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便利。“数字化给音乐行业带来了很多便利。每个人都有智能设备,普通英国人可以通过数字渠道听到3500万首歌曲。这些歌里有最新的流行歌曲,也有一些怀旧的金曲。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伊恩·莫斯(Ian Moss)认为,随着音乐接入的快速增长,国际数字音乐接口有更多的机会出售给全世界,这将有助于音乐行业的发展。
除了IPCC主席,张玉国还是李勋集团在中国的高级副总裁。对于李勋集团来说,其85%的收入来自数字业务,而来自纸质出版的收入仅占不到15%。“数字技术给专业出版带来了很多机会。未来,出版将逐步从纸质图书时代向电子数据库过渡,向决策信息工具发展。大数据技术会给科研单位带来决策影响。”张玉国说。
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要在政策制定和执法上不断调整。罗斯·林奇说,英国自2011年以来在知识产权方面做了一些改变,2014年新的知识产权法形成。“我们的目标是版权系统能够适应数字时代。比如我们推出了数字版权交换中心,让用户在互联网上使用版权可以快速获得批准。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通过立法,用户在互联网上购买的数据服务可以在欧盟成员国之间使用。”罗斯·林奇说。
做好版权保护,弥补价值差距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版权价值的开发已经成为内容行业不可回避的热点话题。在英国,“价值差距”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代表着数字环境下内容行业面临的挑战。
伊恩·莫斯说,英国每周的音乐流已达18亿次。一半的播放量来自音乐服务网站,另一半来自Youtube等网站。音乐服务网站可以带来利润,但是在像Youtube这样的网站上,用户可以免费收听更多。“占播出量一半的网站频道免费提供服务,内容方只能获得更少的收入。希望以后能在这两个渠道之间取得平衡。”
出版领域也存在“价值差距”。张玉国总结了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侵权盗版现象,并将其概括为四大挑战:一是营利性公司在网上非法销售数据库产品;二是电商平台通过各种手段销售侵权盗版产品;第三,用户在信息共享网站上享有大量受版权保护的数字文件;第四,非营利公共用户向商业公司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数字服务。“‘价值差距’确实存在。出版商每年都在开发、维护、传播、共享和保存数字资源方面投入巨资。侵权和盗版降低了出版商获利的可能性。例如,2015年,技术和医疗出版业投资超过30亿美元开发数据库产品。”张玉国说道。
面对这样的侵权和盗版,英国非常重视执法。“我们在今年5月发布了2020年知识产权执法战略。我们希望通过该战略,我们的企业将有信心在国内外进行贸易,更好地打击一些侵权和盗版,并确保权利人获得适当和相称的结果。高效的执法结果。”罗斯林奇表示,在关注版权执法策略的同时,要不断教育消费者了解侵权产品带来的危害,尊重知识产权。
正如肖恩·丹内利(Sean Dannelly)和俞慈克(Yu Cike)在发言中指出的那样,中英两国应不断加强交流,探索新形势下中英版权保护的新思路,交流版权领域的新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双方面临的新挑战和解决方案,为版权产业的发展寻求决策。
作者:李明远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新闻发布日期:2016年12月15日
上一篇:创新驱动发展,没有知产保护怎能行|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
下一篇:会员卡 预付卡想说爱你不容易|商标|注册|转让|专利|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