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标抢注热的冷思考
2021-02-07 15:17:46
上标——中国商标交易的领先品牌;商标转让,专注于商标转让注册平台14年,商标注册转让金额在全国遥遥领先,商标注册,商标费用,商标注册时间_商标转让流程,商标买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嘉兴/温州,热线:document . write(is phone);
最近,商标抢注成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另类热带风暴。中国171家高端酒店的名字都是浙江温州一位商人的注册商标。徐,广东深圳人(广东注册商标),注册了100多栋漂亮的建筑,深圳市博朗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了180多个国内知名商标...大量的商标注册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前,商标抢注不仅在内地,在香港也很盛行。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融入全球经济,中国商标在全球范围内进入抢注高峰。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5年8月的不完全统计,国内驰名商标有15%在国外注册,其中80多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注册,近100个商标在日本注册,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注册。商标注册是一种新的投资形式。国外大公司和海外代理商疯狂地在许多国家注册中国驰名商标,但并没有大规模用于产品,而是束之高阁。很多人认为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恶意打压中国企业的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它通过商标注册制造知识产权纠纷,阻碍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其实恶意抢注行为虽然很多,但也不完全是真的。商标抢注也是商家追求利益的一种商业行为,商标抢注也是商家维持市场份额的商业工具。在中国,商标抢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商机。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商标注册采用先申请原则,自然人也可以申请,这为商标抢注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专业投标人”也应运而生。对于一些拥有专业注册商标的人来说,商标抢注是一种投资,依靠自己的“智慧”去抢注具有一定声誉的商标或者类似于驰名商标的商标以获取利润。这种“投机”行为虽然不合理,但是合法。
商标注册意识亟待提高。200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中,46%的品牌没有在美国注册,50%没有在澳大利亚注册,高达76%没有在欧盟注册。此外,2004年,中国在海外注册的商标只有数百个,而外国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商标超过1万个。这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有多年打造的知名品牌,但商标保护意识普遍较弱。很多企业大力推广品牌战略,不惜花大价钱请名人做代言人,但花在商标注册和保护上的费用少得可怜。大多数企业只在一个商品类别中注册商标,有的甚至没有注册商标,更不用说商标的国际注册了。因此,国内企业迫切需要提高商标注册和保护意识,实力雄厚的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发展战略。
商标注册不仅要多元化,还要国际化,及时进行多类注册甚至全类注册,有计划地在世界主要国家提前注册。应对商标抢注的策略目前,商标抢注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企业品牌发展的一个因素。专家建议,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其战略管理。为商标搭建“防火墙”,企业既要防止商标被他人注册,又要积极应对商标注册。善于利用商标的在先权利。企业发现某个商标已经注册,要冷静应对,抵制专业竞标者的炒作。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在先使用权”,企业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商标。有必要战略性地注册各种商标。商标注册是指同一商标在所有类别的商品和服务中的注册。是完全避免他人抢注商标的最有效方式,也是保证品牌凸显、增加品牌价值的最有效手段。是目前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普遍做法。但各类注册的相对成本相对较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力采取多类型注册的方式,在相关类别和可能的企业产品类别中注册多个相同的商标,这也是防止商标抢注的有效手段。需要及时申请商标国际注册。企业要建立国际品牌,首先要及时在国际上注册商标,防止被外国公司注册,遭遇知识产权壁垒,甚至失去市场。商标在中国已经注册或者已经提出申请的,可以根据《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马德里议定书》进行国际注册。
我们应该争取中国的驰名商标,加强保护。中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该公约规定各成员国应在本国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保护商标注册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定为该国驰名的商标,无论该商标是否注册。驰名商标的国际保护是最大的。
上一篇:抢注商标赚大钱,却遭千夫指
下一篇:媒体如何应对商标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