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品牌制胜需破解个性化难题
2021-02-07 15:31:58
快时尚巨头Zara再次陷入抄袭,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五年来半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
快时尚巨头Zara被设计师指控抄袭。
最近,在周二洛杉矶27岁的设计师Bassen指责Zara抄袭其设计后,20多名设计师争相攻击Zara母公司Inditex SA Inditex纺织集团的产品,抄袭其作品。
8月12日,Inditex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Inditex集团尊重所有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个人创作,认真处理涉及第三方知识产权的相关事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时尚服装的需求大大增加,快速时尚品牌也抓住了人们需求的“快”特征,发展迅速。但是时间一长,这么快的节奏,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其中,设计感的下降、设计师的缺乏、严重的抄袭是“快”造成的致命伤害。
很多快时尚品牌都被抄袭了
事实上,在快时尚品牌中,扎拉并不是唯一一个抄袭的,但几乎所有的快时尚品牌如H&M和Forever21都有。
2015年,知名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集团(Adidas Group)起诉美国品牌永利Forever 21),称其使用了阿迪达斯(Adidas)的原创“三条线”商标。阿迪达斯在诉讼文件中称,某款永远21的毛衣可能损害公司“三条杠”商标的唯一性,混淆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认知,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所以阿迪达斯要求永21停止销售相关产品,上缴该产品的利润。
“时装行业很难保证设计的可专利性,设计师本身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学会模仿,然后模仿好,模仿好,模仿改变,改变创新,这就是设计师的成长过程。”湖北服装商会秘书长金舟在接受《长江商报》采访时表示,没有一个设计师能承认自己从未模仿过别人的设计。设计的原创性和抄袭性没有公认的标准。对于一件衣服来说,什么是抄袭,什么是借鉴,都是无法规范的。
“完全照搬产品设计只能说明,在商界,大鱼一直是‘欺负’小鱼的。”金舟告诉记者。事实上,像Zara这样的快时尚品牌每年都被指控抄袭,而快时尚品牌也从未被缺席指控抄袭。《永远21》、《都市舾装人》、《讨厌的女孩》等。都是过去的案例,只影响大小。
有媒体指出,扎拉的抄袭行为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扎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评价或多或少让人惊讶。不禁感叹,快时尚品牌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快速响应供应链支持品牌生存和发展
快时尚品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不容易像高级时尚品牌一样因为抄袭而遭受声誉损害。
“快时尚品牌依靠商业模式赢得市场。Zara这样的大品牌往往能提前一步把握未来趋势。设计师大胆带,供应链响应快,商品整合能力超强,库存消化能力强。它是这种商业模式的框架。”当谈到这种快速时尚的商业模式时,金舟告诉记者。
据了解,Zara等快时尚品牌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卓越的全流程供应链管理,以及支持供应链快速响应的IT系统的应用。
记者在与快消品专家李兴民的电话交谈中了解到,供应链系统贯穿整个流程,从每件服装的设计到配送到各个分店,从设计理念到成品上架,只需要十天时间。Zara公司采用“快、小、多”的品牌管理模式,确保紧跟时尚,不断开发新款式,快速推出新产品。这种模式要求快速时尚品牌实现快速设计、快速生产、快速销售、快速更新的目标,专卖店的产品每周更新两次。
记者发现,许多熟悉的快时尚品牌利用先进的技术让顾客看到新衣服,可以低价购买。
不难看出,快时尚品牌在商业模式的约束下,很难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在原创、能量价值或投资上,但必须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千变万化的时尚消费,于是就出现了“借”的问题,即“抄”和“抄”。
行业发展需要实现个性化突破
快时尚品牌的成就在于反应迅速。然而,随着90后甚至2000后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他们对个性和新奇感的追求可能会越来越突出。
这些新生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快时尚品牌竞争压力的加速。根据2016年上半年的业绩,H&M集团税前利润暴跌22%,至12.4亿美元;截至4月30日,GAP集团净销售额下降6%,至34.4亿美元,并宣布将关闭北美以外的75家老海军和香蕉共和国门店;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在过去的五年里经历了上半年净利润的下滑。
虽然有快时尚品牌声称表现不佳是因为天气等原因,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快时尚人群的低迷趋势一目了然——以前的主要客户“80后”正在流失,而更年轻的“90后”和“00后”显然不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追求他们,快时尚品牌的发展确实有攀升的意义。
7月底8月初,记者走访了武汉市武昌区和洪山区的多家快时尚店,不少店挂着醒目的红色打折招牌。其中,位于H&M许多商店的商品甚至在50元以上。一位前来挑选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这些快时尚品牌的风格很新潮,但很快就被淘汰了。很多款式在类似品牌或者淘宝都有类似的型号。如果不是打折产品,正常价格用不了多久就能买到。降价会打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也许快时尚品牌在全球开发设计中会遇到的瓶颈就在于其抄袭和缺乏个性化,而快时尚品牌也在这方面逐渐突破。”金舟告诉记者。
“快时尚品牌继续扩大销售范围,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将是消费者未来拒绝消费该品牌产品的原因。”快速消费品专家李兴民告诉记者。快速时尚品牌正在迅速开店,并在全球扩张。在收获大量消费者消费和利润的同时,也在大众消费的框架内定位自己的品牌格局,这无疑是消费者消费日益个性化趋势下企业发展的最大隐患。
上一篇:国产品牌,壮大要靠创新力
下一篇:构建知识产权 国际保护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