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品牌意识初萌生
2021-02-07 15:37:58
近日,面对一家教育机构未来十年营收将达到1000亿元的消息,一位名叫黄伟的专业观察人士表示:中国不缺教育商业机构,缺的是优秀的教育品牌。早在几年前,该杂志主编何春兰就写过一篇文章呼吁:“教育已经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然而,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习惯于做而不是说。但在教育领域,在难以立竿见影、投入产出难以直接对应的地方,面对当今的圈子时代和人们的多元化选择,学校需要注重内涵建设,追求学校品牌建设这一独特价值。一个学校的规划,从一开始就要知道学校在人们心目中是基于什么,要有基于同行研究和受众研究的差异化品牌定位,明确的品牌传播策略和系统的品牌管理。”
“现在普通人的需求已经从‘学习’变成了‘学习’,也就是说无论是名校还是新兴的民办教育机构,都必须让大家迅速理解自己的内涵。这就是品牌。”史静幼儿园园长毛云岩为许多私立学前教育团体制定了计划,他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公立和私立教育机构刚刚开始有品牌意识,并已经在努力探索。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曾被媒体称为“办学能手”。原因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4所学校从弱势学校变成了品牌学校或者说品牌影响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品牌的基础是学校的质量,但不能关起门来研究。要跳出教育去看教育,要有资源意识,要了解当前的发展趋势,要结合社会发展和需求。”在第三十三中学,朱建民面临着被裁、优秀教师流失和生源短缺的困境。为了迅速打造学校的品牌,他抓住申奥前夕人民学习英语热情高涨的契机,提出“开学”,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组织教师撰写“奥运英语100句”,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免费为居民普及英语。申奥成功后,33中成为了向市民普及英语的“典型”。朱建民说,打造品牌的另一个秘诀是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匹配。随着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转变,这意味着教育目标也将随之改变。考虑到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35中与中科院合作开设了生命科学、智能技术、纳米材料等153个实验,作为课程记录下来,张贴在网上,供更多孩子学习。此外,一些实验班向初中生开放,他们可以在网上选择课程在三十五中学习。朱建民告诉记者,这几天是选课期,十秒钟就被“抢”了。延庆、顺义等郊区的一些同学,为了上实验班,早上四点就得起床。“看起来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这些案例不是学校品牌的建设和宣传吗?而且实验班的时候,他们也很喜欢学校,解决了路上的招生问题。”朱建民从不“吝啬”宣传学校的改革,说这样有利于及时提炼和总结学校的特点,便于宣传改革经验,起到带头作用。但朱建民提醒,无论用什么方式打造品牌,都要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形成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特色。
江苏省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沈书鸿在调查了很多学校的品牌建设后发现,由于教育领域的品牌建设起步较晚,很多学校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微博、微信和网站进行自我推广,并设立代言人加强与媒体和社会的互动,但缺乏顶层设计、相应的规划和管理体系,以及专门的人员和资金。这一说法与记者电话采访的结果一致。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品牌定位,但是没有专门的品牌官,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类似的职位。然而,一些校长,如西京学院院长任芳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引入专业的品牌官员。她说,这个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很高,需要了解高等教育,了解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熟悉学校文化。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加快品牌建设”双周协商论坛上,一些CPPCC成员表示,品牌建设缺乏统一的协调和促进机制及支持措施,需要国家层面的进一步支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任芳建议教育部门在严格标准的基础上,多组织品牌认证、评估等活动,积极推荐优质品牌。“这是普通人最重要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上一篇:可口可乐也想转型 只谈品牌不再谈产品字号
下一篇:自主品牌SUV繁荣下藏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