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2016年发展趋势:品牌溢价战成突围路径
2021-02-07 15:38:05
【摘要】放弃低端价格战,走精品路线,寻求品牌溢价,成为2016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共识。有业内人士也表示,未来国产手机要想突破预期,未来还需要与智能家居、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进行跨境融合。
2016年国产手机品牌发展趋势
2015年底,各手机厂商开始公布自己的成绩单,其中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亿台,小米手机出货量突破7000万台,OPPO智能手机销量突破4500万台,魅族手机销量突破2000万台...虽然2015年国产手机销售业绩喜人,但利润率低一直是所有厂商的痛处。放弃低端价格战,走精品路线,寻求品牌溢价,成为2016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共识。
大货量背后的性价比非常危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产业化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国产手机品牌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国产手机出货量将超过5亿台,但整体利润率较低,4000元以上价位的手机出货量占比不到2%。
在最近的极客园区创新大会上,锤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永浩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互联网手机最终是泡沫,因为厂商卖一两千元的手机,根本没有利润,甚至亏损。通过几十块钱ARPU值的渠道赚回来,终究是不行的。”魅族副总裁李楠也表示,“性价比很危险”。他认为性价比可以解决性能和价格的问题,但现在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包括设计、体验、服务、品牌等因素。只有做好这些被遗忘的性价比部分,才能真正做出优秀的产品。
中国移动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也表示,一方面,传统的互联网模式过分强调性价比,除非达到一定规模,否则竞争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厂商面临盈利压力。另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品牌溢价,尤其是在换机器时,他们更愿意为品牌付出更多。基于两者的压力,走高端优质路线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中国手机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2000-3000元价位的国产机占比由2014年的28%上升至88%。3000-4000元价位的国产机占比从2014年的8%上升到77%。从目前国产手机的趋势来看,低端价格战已经逐渐被一些厂商抛弃。
线下渠道逆势而行,成为“战场”
王艳辉表示,线下渠道的崛起和国内手机品牌在海外的集体攻击也是2015年国内手机行业的两大趋势。
据统计,2014年第四季度和2015年第一季度,线上渠道减少了22.6%,而线下渠道同期增加了76%。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看到更多的手机品牌对线下渠道采取了更多的行动。比如乐视宣布与迪信通合作,魅族开了2000家线下体验店。有业内人士表示,手机等标准产品,网上销售占比20%-30%,已经到了天花板。更何况这几年网络营销玩的很烂,大家都在玩网络渠道,网络营销的宣传费用也在增加,无法构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在华为、OPPO、vivo的成长背后,开放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因素缺一不可。所以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更多专注于互联网手机概念卡的厂商会逐渐回归线下渠道。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更多的国内手机品牌开始进军海外市场,获得新的发展空”王艳辉说。印度市场几乎成了小米、华为、OPPO、vivo、佳佳等众多国产手机品牌的训练场。此外,在欧美市场,华为、中兴、联想、TCL等品牌也站稳了脚跟。但专利战一直是很多国产品牌的“拦路虎”,国产手机厂商要解决专利门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溢价成为2016年的突破之路
强化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寻求品牌溢价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2016年国产手机品牌的突破路径。
王艳辉认为,小米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把握当年电商发展的爆发窗口,但2016年的行业发展主要是2015年的延续,后来者不会再有新的机会。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厂商,生存越来越困难,这是必然的。所以,如何巩固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是每个厂商都面临的问题。“即使是性价比高的互联网手机,也需要个性化和品牌支持,才能带来更高的溢价,实现盈利。”
也许,是做好产品的正确方法。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内发展比较好的厂商在产品研发上也有不错的表现。比如华为Mate 8在内部电源芯片、系统级安全防护、快速充电、产品技术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OPPO R7系列继续配备自主研发的VOOC闪光灯充电功能。“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也是其产品实力的体现。魅族MX5采用全金属机身,mBack物理Home键,世界领先的快速充电技术mCharge,40分钟可充电60%。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国产手机要想突破预期,未来还需要与智能家居、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进行跨境融合。
上一篇:价值千亿的铁观音品牌能教给我们什么?
下一篇:发明怪才朱晓义引来跨国专利争端